第21部分 (第2/5页)

层的交往更为活跃。

首先,针对“您的主要社交场所通常在哪里”的问题,更多的中产阶层回答“茶馆、酒吧、咖啡馆”(P=0�000)和“酒店、饭店”(P=0�000)。

在看待社会交往的目的上,中产与非中产似乎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在“认识新朋友”、“了解信息”、“应酬”、“事业进步”等选项上,中产阶层的回答率均明显高于非中产阶层,而在“没帮助”这一项上则恰恰低于非中产(df=1,P=0�021);另一方面,在“增进友谊”、“娱乐休闲”这些传统交往目的选项上,中产阶层与非中产阶层的回答却并未体现出大的差异。这样的统计结果令人深思,中产阶层的交往具有明显的以增加社会资本为目的的工具性取向。

中产阶层与非中产阶层交往圈的数量也大相径庭。针对问题“根据您的估算,您经常参加几个社交圈的活动”,选项分别为:(1)1~2个;(2)3~4个;(3)5~8个;(4)8个以上;(5)没有,其中中产阶层的选择率分别为45�9%、9�5%、5�2%、3�5%、5�8%;而非中产阶层的选择则分别为51�5%、21�2%、3�9%、1�2%、22�3%,其中相差最为明显的是 “3~4个”和“没有”两项,普通中产阶层对前者的选择几乎为非中产的两倍,而后者的选择则几乎为非中产阶层的五分之一!除此之外,中产阶层与非中产阶层在交往上的区别还表现在他们不同的影响能力上。对“在您主要的社交圈中,您的影响力如何”的调查结果发现,中产阶层选择“很强”(4�9%)和“比较强”(43�2%)的比例都相对高于非中产阶层的“很强”(4�1%)和“比较强”(29�1%)的比例。

5�上网

对“您平时上网吗”这个问题,中产与非中产的差异非常大。中产阶层选择“是”的占77�9%,而非中产阶层只有45�2%;反之,选择“否”的中产人数只占22�1%,而非中产却高达54�8%,已超过半数(df=1,P=0�000)。鉴于中产阶层在教育、职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优势地位,这样的结果可谓顺理成章。

以上呈现的,是中产阶层与非中产阶层在闲暇生活方式上的具体选择差异,这种差异在二者看待理想休闲方式的态度上也进一步体现出来。在中国当代中产阶层的心目中,甚至连“最理想的休闲方式”也都是“旅游”与“运动健身”、“交往”等内容,还有相当多的调查对象在“个人兴趣爱好”选项中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它们;而相比而言,“看电视”、“什么也不干”等方面,中产阶层的选择则显著减少。同样,在另一个“兴趣爱好方面”的问题中,中产阶层在游泳、球类、娱乐、旅游等方面的选择比例也高于非中产阶层,而广播/看电视一项上则低于非中产阶层。

对不同的闲暇活动方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分类:

(1)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

(2)积极参与型活动与被动接受型活动;

(3)商业消费型活动与非商业型活动;

(4)消遣娱乐性活动与发展提高型活动。

根据以上对中产阶层与非中产阶层闲暇活动方式的考察,我们发现,中产阶层与非中产阶层的选择方式存在明显不同,具体说来,中产阶层的闲暇生活相对而言多集中在室外型、积极参与型、商业消费型、发展提高型活动方式上,而与此相对,非中产阶层则较多集中在室内型、被动接受型、非商业型、消遣娱乐型闲暇活动方式上。中产阶层的闲暇生活呈现出向户外、旅游地、健身地、网络等区域集中的趋势。

休闲品味状况

中产阶层闲暇生活素描(4)

虽然中产阶层与非中产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