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1/5页)

丛炝诵矶嗌缁崃鞫��幔�俪缮缁峤准督峁沟拿飨宰�洹O粜禄椭赋�1960年代中期以后,在资本主义发展下的工业化(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转变)与都市化(都市人口的集中化),都使台湾的社会结构出现两个新生的阶级,一是城市的劳动阶级,一是城市的中产阶层;相对地,二战后原为主要阶级的小农则持续下降为一个极为弱势的阶级。萧新煌:《变迁台湾社会中产阶级》,台北:巨流出版,1988,第375~401页。魏镛甚至认为到1980年代中期,台湾已日益接近以“中产阶层”为主的现代化社会。魏镛:《变迁台湾社会中产阶级》,台北:巨流出版,1985;第38页。这些研究对台湾社会阶级及结构变迁现象有以下的发现:土地改革后对小农阶级在工业化及挤压的农业政策下,不断流入都市成为劳工阶级,这使得小农阶级逐渐没落,而都市劳工阶级则不断成长;另外,出口导向也使得都市中出现许多介于资本家与农工间的社会阶级类属,他们包括有生产工具的中小业主、没有生产工具的公/民营企业经理阶级、中上级公务人员、企业受雇者、自由工作创意人、专业知识阶级等,这些人被泛称“中产阶层”,是台湾数十年来社会阶级结构变迁的主要特征。

在另一方面,台湾的社会政治环境,于1980年代中期开始处于极具变动的状态——自力救济社会运动以及新政党的兴起,2000年国民党“总统大选”挫败更是国民党掌控威权的转型年,关于台湾政权的转型与转移已有许多解释,包括国民党政治团体的内部危机、反对运动的积极参与、社经发展的结构变迁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等内外环境因素的交替影响。林素琴:《政治大学社会学研究所论文——阶级文化与政党文化形象》;台北,1994,第2页。其中就社经发展的结构变迁而言,研究者讨论的焦点往往牵涉到前面提及的“中产阶层”的兴起,“中产阶层”的兴起被认为在台湾威权转型过程中一个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角色。

台湾经济结构的转变过程

产业结构在经济成长中经常被用作评量其社会进化层次的依据之一,也是现代化程度的衡量指针之一。1951年,也就是经济计划实施前,台湾农业占产业结构的比重为32�28%,工业占21�33%,约占五分之一,1960年代中期以前,农业在其经济体系中长期维持重要的地位。但到了1971年工业生活38�94%,远超过农业的13�07%,其后工业一直呈现快速成长,至1986年达47�11%的最高峰,同期农业仅占5�55%,而同时期服务业呈稳定状态,约在45�98~47�94%之间。但1988年服务业首次超过一半(50�13%),且持续成长。服务业呈现质变,由蓝领阶级为主的服务转变为信息服务。至1998年农业为2�73%,工业为34�93%,而服务业为62�34%。

从工业化以后,台湾经济年均成长率亦出现可观的现象。从1951~ 1979年年均成长率是9�1%。其中1950年代约为7�7%,1960年代为9�0%,1970年代仍达10%,但其中1974年及1975年因能源危机的影响出现低成长,分别为1�12%、8�03%。1970年代至1980年代中期仍维持8�6%。但随着工业“成长极限”的出现,自1988年以后一直维持在5�39%~8�23%之间,1998年的金融风暴更降低至5�3%。台湾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力求增加“国民所得”,此一中心原则的效果亦在同时期中展现出来。1952年平均“国民所得”为263美元,1980年为2054美元,1985年3142美元。至1997年已达12019美元。

而且台湾的所得分配亦有缩小的现象。1950年台湾最高20%所得阶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