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3/5页)
行泰山郡多年,而且拥兵自重,偏偏朝廷拿他毫无办法。他要是没有仇家那就怪了。”
太史慈当然知道这些事情,想来张举也算是颇富智谋的人物,其实早在黄巾之乱前,泰山郡就已经是盗匪肆虐横行,臧霸所在的孙观军实则是新兴力量,叔孙无忌和劳丙这两个泰山剧盗横行多年朝廷不能制,只有张举可以遏制其势头,可是据太史慈安插在张举军中的眼线说,根本就是张举纵容叔孙无忌和劳丙,这就变成了张举年年出兵围剿,泰山贼年年退却,可是却年年围剿不干净的局面。这根本就是“纵贼拥兵”的计策。
这招数在后世时大汉奸吴三桂曾经在云南用过,最后甚至变成了“三藩之用半天下”的局面。不过现在的东汉朝廷并非是清王朝的康熙,面对强大的地方势力,它只能以安抚为主,正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过正因为如此,张举亦是仇人多多。
曹操见太史慈不说话,便自顾自地说下去道:“所以张举遇刺我丝毫不吃惊,甚至管统遇刺我都感到很正常。”
太史慈大感好奇,问道:“孟德兄为何有如此说法?”
曹操沉声道:“现在看来,子义你我在这个问题的看法上至少有一点相同,那就是张举有个不好惹的仇家要置张举于死地。”
太史慈点头。
曹操肃容道:“这就对了,以愚兄的蠢见,刺杀管统不过是张举的仇家故意布的一个局!”
太史慈此刻被曹操完全够起了好奇心,要知眼前的情况扑朔迷离,让人犹如置身于迷宫般分不清方向,急切道:“孟德兄快快说来,一解小弟茅塞!”
曹操冷哼了一声道:“若我是张举的仇家,这头一次刺杀管统只不过是引蛇出洞罢了,要知现在临淄城内风云际会,各派关系错综复杂,凡是明眼人都可看出子义实际上是站在刺史大人一面的,这就与身为平原太守的管统势成水火,可以想象,一旦管统身遭不测,第一个被怀疑的就是子义你。可以想见,不管此人是谁,扰乱青州就是他的根本目的!”
太史慈闻言心中亦赞叹:果然是曹操,现在曹操所分析的正是张举原本的图谋。虽然现在情况变得扑朔迷离,但结果是一样的。
还未来得及答话,只听曹操又道:“今天只看在管统遇刺后,任燠那小子的激烈反应,便可看穿这行刺之人的目的,实际上是想要借嫁祸给子义你来分散别人的注意力。方可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好看的txt电子书
太史慈闻言,不自觉点头,这也正是自己为什么确定今天的事情一定是张举所为的根本原因。甚至太史慈已经断定张举会在以后的几日里发动连番的暗杀和劫持行。不过张举现在也受伤了,一切才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曹操哪里知道太史慈的心事,还以为太史慈在消化自己的话,于是继续道:“要知道在今天那种情况下,由于事起突然,一定会有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便是怀疑刺杀管统的事情是你干的——尽管现在想想假如子义这么干其实对子已没有半点好处。而任何怀疑子义的人都会认为在这事后你会把全副的心神放在自我辩白上,因为在他们看来,管统没有死绝对是你的一大失误,你必须要竭尽全力地为自己洗刷嫌疑,有这种想法的人肯定不在少数,就连后来才闻讯得知管统受伤的张举也不会例外,于是大家就都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住,这样一来,这张举的仇家就在张举去看望管统的必经之路上设计了第二次伏击,想一举要了张举的性命。要知在那种情况下,任何怀疑子义的人都不会想到在同一天内会出现第二次刺杀。而一向防范甚严的张举之所以会这么轻易地受伤,就完全是这种大意的心态所造成的。”
太史慈听得目瞪口呆,同时背后感到有一阵凉气冒了出来,第一次感到曹操谋略的惊人。这曹操实则上是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