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 (第3/5页)

他都难以成其大事。”

张辽张了张嘴,又忍住不说,虽然他与贾诩的意见不同,但他却已经对料事如神的贾诩佩服的五体投地。

李肃终于忍不住道:“贾诩先生,眼下同盟军已经开始渐渐站稳脚跟,若是如此下去,我军即便胜利也是惨胜。不若……”

贾诩瞥了他一眼道:“李大人不要着急,这种情况很正常,同盟军中岂会无一二能征惯战之人?眼前的僵局早在贾某的意料之中,其实要吕布将军一举击杀那白甲小将实在是容易的很,我军发动总攻击也未尝不可,不过这么做却达不到我想要的理想效果。”

李肃大惑不解,贾诩耐心的解释道:“袁绍的意图是偷袭我军,所以先头部队的人数并不会太多,而且以骑兵居多,至于步兵在如此短的距离内急行军也可以跟上骑兵的速度,袁绍一定以为这样的急行军方式才不会引起在他头脑中本应毫无防备的我们的警觉,故众诸侯的军队一定分成几段进行进军,如此源源不断地赶到现场不停地给我军施加压力,我就是算准了他这一点才不给他先头部队喘息的机会,但我更希望在其他诸侯的部队赶到这里而太史慈却未到时,再发动总攻击……”

张辽一下子就明白了,恍然道:“原来如此,贾诩先生的意思是要让同盟军的败军冲散陆陆续续后到战场、尚未站稳脚跟的诸侯们的军队,以此使诸侯的军队全面溃逃。因为现在其他诸侯的军队相对于眼前与我们交战的同盟军相去甚远,现在击溃眼前的敌人对后到的诸侯影响不大。甚至人家还可以在半路上稳住阵脚,抵挡我军的冲击。”

贾诩眼中带了几分惊异看向张辽,显然发现后者并非只是一介武夫。

李肃虽然只是一般的谋士,但也有几分头脑,当然也明白了贾诩的意图,不再言语。

贾诩沉声道:“当然,我不想冲击的原因还包括对太史慈的忌惮,这人绝对有在瞬间改变战局的本领,有此人为同盟军断后实在是一个难以预料的变数,我倒更愿意在战场上看见他的出现,然后与之大干一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看不到他的人影,连他的意图都无从揣测,令人好生气闷,不过若是起他的诸侯军队纷纷到场,而只有他一个姗姗来迟的话,那就有把握多了。至少那时的他对于诸侯军的颓势无可挽回了。”

顿了一顿,又道:“不过眼前的势均力敌应该是掌握在我们的手中,而非是受制于人。那白甲小将可以休息一会儿了。”

转头看向张辽,仿佛像可看透张辽内心般温声道:“文远,你这便上场阻止那小子的个人表演,唔,你要小心,这小子手底下大概有些绝活还未露出来,看他现在的样子一定是想要吸引吕布将军过去,然后再突施杀手,若是你见他逃跑千万不要在后面追击,要与之面对面的对战,明白吗?终日打雁,千万别被大雁啄瞎了眼!”

张辽听得浑身一震,刚才他就一直在想自己若是下场如何可一举击杀那武功和自己相当白甲小将,虽然比较可惜,但他还是选择了偷袭这种方法,但没有想道竟然会被贾诩看穿了自己的内心,而且还指出这可能使对方的陷阱。

这个贾诩也太可怕了吧?

心中想着,张辽点头轰然应是,飞身上马,提起手中长枪便向张郃掠去。

贾诩眼中闪过赞许:这个张辽相当不错,假以时日,是个难得的人才。随即转过头来,对自己身后的几员彪形大汉道:“成廉将军、侯成将军、曹性将军,你等即刻回归各自的位置,听我军鼓,等待适时机出击。”

众人此刻对贾诩敬畏如神明,纷纷应是而去。

贾诩看看天色,冷漠的对李肃微笑道:“可惜此时此地不是下棋的好地方,否则你我二人手谈一局,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后者却被他笑的不自觉打了个冷战,不由自主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