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 (第3/4页)
千特种兵能够打败几十万人的军队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正如太史慈所言,只要在长安因势利导,自己并非没有迎回汉献帝的机会。当然现在合于藩说了也没有用,因为虞翻不可能知道长安将会发生的变故。
虞翻当然是想破头也想不出来太史慈到底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以为太史慈暗中还藏着一手呢,也就不再多言。又对太史慈道:“若是主上迎回了皇帝,这天下太平就为期不远了。”
岂料太史慈摇头道:“仲翔你错了,其实皇帝到手后,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皇族’的力量了。”
虞翻闻言心中一凛,看向太史慈,太史慈思索道:“仲翔不妨想一想,若是无我太史慈,现在的天下到底是什么样子?”
看着虞翻,太史慈笑道:“抛开袁绍袁术等人,刘虞、刘焉、刘岱、刘繇、刘表,他们占据了幽州、益州、兖州、扬州、荆州五座大州。剩下还有无数的刘姓子弟在地方州郡为官,你说皇族的实力大不大?”
虞翻听得目瞪口呆,没想到皇族的问题会这般严重。
太史慈冷哼道:“他们甚至连‘挟天子以令诸侯’都不用,他们完全可以‘借天子之名以令诸侯’,他日我一旦迎回皇帝成功,无论我有千般努力,他们只消说我是劫持皇帝,我便成了千古奸臣。”
虞翻不由得“啊”了一声,呆呆看向太史慈,说不出话来。
第二部 天下 第一卷 第四章 迎帝(上)
虞翻看着太史慈说不出话来,他没有想到太史慈的目光会那么长远,直接看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最终后果。
太史慈这番话绝对并非仅仅是有感而发而已,这其中还未有历史上的曹操鸣不平的意味,纵观天下,那许多的诸侯各个标榜忠于汉室,可是到头来呢?还不是一个个心怀叵测?
那割据一方的皇室宗亲,那四世三公的学术领袖,哪有一个比得上曹操?后人每以为曹操奸诈,大马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却没有想到曹操迎回皇帝的苦心和危险,当时的曹操实力并不强大,和袁绍相比简直就是不堪一提,在这种情况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未见其利,先见其害。因为曹操的实力根本就不足以对抗天下诸侯,他这么做最会引起天下诸侯对他的诟病。看看袁绍,迎回汉献帝的时候没见他出什么力,更是一致反对汉献帝的地位,可是到了要讨伐曹操的时候,却假惺惺的说“奉衣带诏”,真是天底下最不要脸的人,可是就这么个烂人,偏偏是天下人望之首,曹操却成了奸臣,真是为曹操不平。
但即便是这样,曹操还是毅然决然地迎回了汉献帝,这是对汉室大大的忠心,至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献帝,那也是东汉的旧例而已,哪个权倾朝野的大臣不是外戚?若是说到野心又或者狠毒,那也是被形势逼出来的,至少曹操不想做皇帝,只想做周公。说曹操和诸侯交战只不过是为了一己之私利,这话简直就是放屁,难道皇帝会愿意看到天下分裂吗?难道曹操消灭地方割据势力不好吗?难道汉献帝落到刘备又或者孙权的手里,就可以拿回自己失去的权力吗?简直是痴人说梦。这正如后世某些人骂起贪官来咬牙切齿,其实是心态不正,恨自己没有机会当官,若是他当起官来,只怕比他骂的贪官还有贪婪十倍。
不过现在的曹操不会有这个机会了,太史慈却有了迎回汉献帝的实力,而且远比历史上的曹操强大,既然如此,自己何不放手施为呢?
哼,自己却不会像曹操那般犹豫,要把皇帝留给自己的儿子去做,既然自己左右都会担上别人的骂名,自己还客气什么?只要自己可以结束乱世,并且自己建立的王朝不像两晋一般无法解决世家大族的问题,进而迅速灭亡,后世的百姓就绝不会唾骂自己。
史书,向来都是由胜利者编写的。
虞翻看着沉默不语的太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