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部分 (第4/5页)

起什么反应,当下淡然道:“我自然知道这些人的目的何在,不过圣上已经到了婚配的年龄。圣上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伴侣。我这做臣子的在这一点上,是绝对站在圣上一边的。”

蔡文姬大有深意的看了太史慈一眼,仿佛看穿了什么。弄得太史慈浑身不自在。蔡文姬看了太史慈一会儿,发现太史慈并未作出任何解释,神色间有点失望,轻声道:“子义兄说的有理。”言罢,竟然微微行礼,转身便欲离开。

太史慈也知道自己这般说其实是有意隐瞒。蔡文姬这般做显然是因为自己没有把她当成是自己人,其实仔细想一想,自己是可以向蔡文姬解释一番的,便长叹一声道:“琰儿请留步。”蔡文姬站住了,却并未回身,语气轻松道:“子义兄实在没有必要向我解释,有些事情的确令子义兄为难。”

太史慈来到蔡文姬的身前,对蔡文姬诚恳道:“琰儿说得哪里话来?其实圣上这件事情我是无力参与。更不想参与。”

蔡文姬仔细看了太史慈一会儿,知道太史慈说的是心里话,便好奇道:“子义兄,你对朝政的影响力其实是无与伦比的,圣上······会考虑你的意见的。”太史慈沉声道:“琰儿,请恕我直言,你在青州观政已久,应该知道我太史慈打压世家大族,别人皆以为我疯狂,但实际上却有不得已的苦衷,简而言之,就拿圣上婚事这件事情来说,摆明了是创造我大汉新的外戚的机会,琰儿你应该知道,有外戚,那就必然会有女后专权,有女后专权那么必然会导致下一代的天子专权长侍,若是如此,我大汉久后岂非又是弊政重重?若是追本溯源,今日朝堂上的众人对是罪魁祸首。”蔡文姬闻言一怔,她从未从这个角度想过问题,下载被太史慈这么一说,马上明白了太史慈这许多年来的良苦用心,眼中闪过欣赏和敬佩的神采。

太史慈看着蔡文姬,诚恳道:“所以我才对这件事情讳莫如深,更绝对不会在这件事情上横插一手,难道要我太史慈也弄一个女人安插在圣上的身边,把自己变成天底下最大的外戚?那岂非是自毁长城,这许多年来的辛苦岂非全部毁于一旦?”蔡文姬仔细想了一下,才佩服到:“所以子义兄才会大力提倡科举制度,竟然有如此深谋远虑,小女子服了!”

太史慈闻言一怔,没有想到蔡文姬这般轻易地看穿了自己实行科技制度地良苦用心。

蔡文姬看着有点说不出话来的太史慈,微笑道:“难怪子义兄没有在朝堂上提出甄氏家族的甄宓小姐进宫了。”太史慈心中苦笑:这个蔡文姬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淡然道:“问题是圣上会考虑这种提议吗?”

蔡文姬点了点头道:“的确如此,甄氏家族和子义兄走得很近,就是这一点,圣上也会有很多顾忌的。”

太史慈叹道:“所以说,这事情还是圣上自己拿主意好了。”蔡文姬皱眉道:“子义兄是否对在圣上有偏见呢?须知圣上和王子服等人走得很近,但是并非是一心偏向,否则今天在朝会上圣上马上就会同意王子服等人的建议。”

太史慈心中暗道这个本人比谁都清楚。汉献帝根本就不会相信任何的人,从小在冰冷的环境中长大地孩子。对身边的任何事情都会保持着警惕之心,单从当年史阿带着汉献帝逃亡的时候,这个汉献帝隐瞒了自己会武功地事实这件事情上看,就可以看出来汉献帝的防人之心。不过太史慈不会说破;只是对蔡文姬肃容到:“很多的事情单*说教是没用的,只是自己多经历一些事情才能够快快成长,这一关。圣上早晚要面队。”

蔡文姬眼中的光彩在阳光上游移不定,对太史慈叹到:“就怕别人不会这么想,说不定会那甄小姐的事情做文章,说子义凶不舍得把甄献给圣上,对子义兄实在不利。”太史慈傲然一笑道:“这事情我自有办法。若是这点小事还做不到,套这大司空还不如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