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部分 (第4/5页)
草棍,轻若无物。
于吉自然不可能和甘宁硬碰硬,但是这人也自是了得,在已经失去优势的情况下,居然可以在狭小地范围没如同漏网之鱼般。游刃有余地来回穿梭。于是,在这高台之下,一幕奇怪的景象出现了。
()免费电子书下载
于吉被甘宁的金丝拽的近在咫尺,似乎岌岌可危,可是甘宁却偏偏无法伤他。
太史慈此时站在高楼之上,手持长弓,目光游移不定,脸上的惊讶之色不时闪现。
事先已经把这于吉想得很厉害了,可是没有想到会这般棘手。这个于吉的身手只在史阿之上,不在史阿之下。
两人的举手投足间都有一种自然之气。令人看上去极为舒服。
但是两人的自然之气却完全不同。
史阿的自然之气继承自他地师父、大汉第一剑师王越,那是一种掌握了天下间万事万物规律的操纵感。可是于吉不同,于吉的自然之感就好象是自然本身,变幻无穷,令人琢磨不定,面对敌人的进攻好像有无穷无尽的应对之策。
就像是令狐冲手中的独孤九剑一般。
幸好甘
限制了他的行动。否则这次刺杀已经失败了。现在太史慈很想射出手中的雕翎箭,可惜他却完全无法捕捉到于吉的下一步落点。这种情况可是破题头一遭,即便是当日面对战神吕布的时候也没有这种感觉。
那并非是说于吉比吕布厉害,只是说于吉的动作难以捕捉。
于吉身形很快,要用弓箭射杀这种人必须要有提前量。
可是这个于吉的行动完全没有规律,叫太史慈如何下手呢?在下面与于吉交战的甘宁也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
现在自己还占着上风,可是这种局面正在被于吉一点点扭转过来。
这个于吉地适应能力太强了。他正在适应小范围内作战。
现在的于吉给自己一种咫尺天涯地感觉。自己似乎正在被这于吉牵头鼻子走。明明就在身旁,可是偏偏遥不可及。表面上自己的武器挥舞得威猛无俦。但他却是有苦自己知,若是这样下去,自己便会落败身亡。
自己绑在于吉腰间的金线限制了于吉的行动的同时也限制了自己的行动,完全断了自己的后路。
不过甘宁乃是意志坚强的人,越是在这等劣势之下越是冷静沉着,因为他知道,越是在困境中往往越有解决事情的希望。
更何况上面还有一个太史慈呢?甘宁对太史慈有一种近乎盲目的信任。
此时的太史慈却站在楼上闭上了双眼沉思。
到底要怎样才可以对付于吉呢?
不半响,太史慈张开了眼睛,一双虎目中闪动着摄人的精光。
他已经想到了对付于吉的办法。于吉的无穷变化是因为甘宁的进攻变化多端。
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于吉地变化没有规律,导致了甘宁的招数渐渐落入到了于吉的算计中,被于吉来回调动,大开大阖,渐渐失去了章法。
这正是一个恶性循环,甘宁越是奇招层出不穷。于吉的应对之策越多。这种种生生不息的招数正是道家思想的最好体现。
故此,想要对于于吉,绝对不可以盯着于吉不放,而应该把目光集中到甘宁的身上,猜测甘宁的下一步会做什么,借此推断甘宁的敌人将会做什么。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立时间,太史慈对武功的认识又精进了一层。
霎那见,太史慈整个人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让自己的武道之路更加深远。
与此同时,太史慈还从中隐约感觉到这个想法可以运用到武功以外的其他事物上去,只是短时间内无从把握,现在有因为要刺杀于吉,故此只好放弃凝神苦思的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