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部分 (第3/5页)
生时代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想起自己那时曾经看过的《儒林外传》,便忍不住为之莞尔。那里面的范进实在是读书人的耻辱,他考不上只不过是了百无一用的书生,他考上了倒成了危害一方地贪官,科举考试到了八股文的那一天,也就成了敲门砖了。
太史慈是绝对不会容忍这种局面的产生的。所以自己设置的科举考试才会有那么多的门类。
太史慈同时下定决心,不管到何时,科举考试一定要实事求是才可以,绝对不能脱离生活实际。万不可弄出像范进又或者孔已己那样的人物来。
看着太史慈微笑,众人莫名其妙,不过因为是在考试时间,所以没有人出言询问,生怕影响考生答题。
又走了一会儿,太史慈便随意来到一名考生的身边,看着考生在答什么。这名考生十分专心,太史慈站在边上好半天都没有反应,他答的题也是十分地精彩。
这人大概是想要当一名掌管饮食的宫廷官员,所以他的题目和吃东西有很大的关系。
这个人在文章中写道:即便是一名厨师也要深明五德变化才可以,比如说“土支木,木生火,火灼金,金盛水,水熟土”。这意思是什么呢,那就是说柴放在地上,这样才可以有火的燃烧,因为有火的燃烧,所以铁锅才会变热,令水鼎沸,而在地里出产的食物才会做熟。至于在另一名医生那里,太史慈看到的则是老生常谈性的东西,不过和新“五德终说”有关。此人说儒家思想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故此修身如治国,“君子配五德”放在人的身上就是说要五脏俱全,但天生人一般都是五脏俱全。所以一个人的健康主要和“君子养五德”有关。
这个人的意思就是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身体各器官的协调,通过各种手段令身体各器官正常运行,并且越来越强健。
这人还列举了华佗的“五禽戏”,认为“五禽戏”便是通过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来舒活全身筋骨,进而促进各器官的正常运行。这篇文章令太史慈耳目一新的地方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把“五禽戏”的功用说得这般详尽,而且是从新“五德终始说”和身体五脏六腑出发的。
仔细想来,的确有道理。
其他诸如什么建筑、农业等等,都是如此。
太史慈有点目不睱给,没有想到新“五德终始说”居然会深化到各个行业中这种程度。再往前走,太史慈突然地眼前一亮。
就在前面,恒范正襟危坐,坐一张桌子的后面肃容题。
哈哈,对了,这个小子今次也来考试的。
太史慈大步上前。
第三部 一统 第七卷 第五章 忧虑
太史慈走到恒范面前,看着恒范满头大汗的样子觉得很有趣。
这个恒范平时异常镇定,没有想到上了考场却这般紧张。一点都不像恒范的为人,
相反在他一旁坐着的陈群就镇定多了。
这时候,恒范抬起头来看了太史慈一眼,一张俊脸变得有些惨白。
()
太史慈这才觉得有点不对劲。桓范这是紧张了。考试也是在考心理素质,一个人心里垮掉,天大的本事也发挥不出来。也许自己对桓范的期望值过高,导致了桓范有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想到这里,太史慈走到桓范的身旁,轻声道:“多少叱咤风云的人物都不是你的对手,这点小场面算什么?若你都不行,天地下还有几个人行?”
桓范闻言一愣,又听太史慈轻声道:“考场如战场,现在你的才学和见解就是你的士兵,正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你又怕什么?”桓范至此彻底的放松下来。低头闭目;好一会钱才睁开眼睛;开始答题。
太史慈满意地从桓范身边绕过;因为他已经在桓范的身上发现了桓范刚才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