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部分 (第3/4页)

不了皇帝的事实。

若是如此,自己便不要节外生枝了。表面上,太史慈则还算是轻松,因为管宁这三国第一内政高手已经为自己打点好了一切,而且自从衽科举制度之后,政府各个部门地运转犹如机器般精准,大家各司其职,很难相互推诿,就是管宁也比往常轻松了不少,不再那么繁忙了。故此,太史慈这些天虽然在到处视察,但是日子却清闲得很,更多的时候则是陪伴自己的娇妻美妾,享受尽了鱼水之欢,这许多时候未见面,众女痴缠,尤其是太史慈和张夫人暗中交往的机会,更是令太史慈刻骨铭心,张夫人这床第经验十分丰富的女人对着太史慈是曲意承欢,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令太史慈大快朵颐,无比销魂。好消息更是连续不断的传来,张合与高览在闵柔和田畴的大力支持下在北疆大展神威,和弱小民族联手一同对付强大的鲜卑人,鲜卑人在很多的地方无法立足,只能仓皇北逃,田畴却没有贪多嚼不烂,建造新城的步伐是一步一个脚印,十分地坚实。在这些年的蓄意的培植之下,幽州地人口激增,队了本地人口外。甄氏家族和黄巾军地移民。还有很多被太史慈的政策所吸引的无业者纷纷聚集在了幽州,故此新城的建造十分顺利,而且有更加繁荣的迹象。苏双和张世平这两个大富豪更是与青州和做得不亦乐乎,随着幽州人口地激增,他们手下地马批生意越发地繁荣起来。配上青州特制的马车。自然是大赚特赚。最近更和甄氏家族与辽东的公孙家族联手,做起了人参和皮毛的买卖,开辟了新的财富增长点。正是因为有这么一群人,所以现在在幽州鲜卑人是最被痛恨的人。因为大家都知道只要鲜卑人一来就做不成生意。一旦做不成生意大家就发不了财,不要说是汉人了,就是各个少数民族的部落现在也对青州的双赢的政策十分了解,他们都明白,与其打打杀杀,倒不如大家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判。得来的是会更多,经过这多年的征战,青州军的作战实力早已经威慑草原,除了鲜卑人是死硬派,没有人愿意和青州军为敌。于是草原上的大量牛马被换回了中原,如此一来,中原百姓的粮食情况得到了极大的的改善,吃肉已经不再是奢侈的事情。南匈奴的于伏罗和呼厨泉被灭掉之后,南匈奴人变得群龙无首,内部居然出现了纷争。徐晃则按照郭嘉离开的时候留下的主意开始对纷乱的南匈奴是进行了征讨,直接把很多南匈奴人变成了罪民,然后把这些南匈奴人送到了各地,开始了同化政策。可以想见,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些南匈奴人的后代便被融入华夏族了。太史慈当然不会虐待罪民,只不过他需要一个借口免除北方的灾难。同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精神同化,一种是物质同化。物质同化的弊端已经被历史所显现。在历史上,曹操何尝没有同化对待过南匈奴人?只不过那种同化仅仅是物质上的,南匈奴人虽然学会了农耕,但是他们对汉民族的窥伺并没有消失,一有机会就制造了五胡乱华的开端。太史慈可不想重蹈覆辙,虽然早期学曹操安抚南匈奴,但是现在拳头强了,自然政策也要改变,不过没有哪个南匈奴人会说太史慈的不是,因为眼前的这些事情都是于伏罗自己弄出来的,和人家青州军实在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当然,和南匈奴人有着相同命运的患有那些从西凉抓回来的叛军,这些人原本已经绝望,认为自己定会被青州军处死,谁知道青州军却下令要他们劳动改造,并且承诺几年之后就还他们自由身,如果不想回到西凉也可以。

在见识了青州军建造的花花世界之后,这些生长于苦寒之地的羌人一个个大开眼界,听说可以不用冒险就能够住在这里,只要老实劳动就可以获得财富,自然十分高兴,原本想要回家的人也下决心日后留在这里,干活更是卖力,丝毫没有被强迫的意味。而遥远的青州和徐州也伟来了好消息;由虞翻领导设计的大船再作突破;已经可以在大海上乘风破浪了;也就是说;青州如果进攻江东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