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部分 (第4/5页)
太史慈心中一凛;这个汉献帝越发难以对付了;面对自己这个最有可能谋夺他大汉江山的人;他居然能够笑得出来。
不过太史慈哪会把他放在心上?他只是在想这个汉献帝莫要玩出火来;否则自己有千般的手段对付他。
自己答应不杀他。可是自己的手下并没有答应。
到那时候,阿可怨不得自己。
不过太史慈并不想这么做,太史慈很清楚自己此来地目的,那就是不希望在平定北方之后,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夺得益州之前,这个汉献帝给自己惹什么麻烦,历史上的曹操就是前车之鉴。虽然明知道没有人会放弃自己地权利,但是太史慈还是准备试一试,那并不是奢望汉献帝完全不和自己斗气,而是希望汉献帝能够收敛自己的行为。
太史慈独自一人进到屋中,只见在满屋的珠光宝气中,那个小小的汉献帝正坐在书桌地后面,专心致志地写字。听见开门的声音,汉献帝便抬起头来,一见是太史慈,站起身来,满面堆笑道:“太史爱卿,多时不见,听说青州军在崇州大破袁术,臧霸大军更是攻破了袁术地大营,气的袁术那逆贼吐血身亡,这当然是爱卿平日里教导有方所致,这次能够除掉袁术,爱卿居功至伟!”
太史慈看着他笑吟吟的样子,心中一阵不舒服。
宫廷真是个可怕的地方,没想到汉献帝这么小的年纪居然就已经学会了笑里藏刀。心中明明是恨自己到了极点,却要装出视自己为心腹,把自己当成是左膀右臂的模样。是不是历史上的秦始皇和康熙在面对吕布韦和鳌拜的时候也是这副表情?不过太史慈却不会给汉献帝反手地机会,先是例行公事的跪了下去,在汉献帝快步上前,用手微一搀扶的时候,太史慈便迅速地站起身来,轻描淡写道:“圣上谬赞了,袁术这人好大喜功,尤其喜好妄谈天命。能够当好一个州郡的刺史太守就已经是他的及至了,却自认为是九五之尊,现在容死,完全是咎由自取,与人无尤。一个人做事情首先要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不要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那正如三岁地孩童去舞弄长矛,只怕没有致人于死地,自己先要受伤了,圣上聪明仁厚,自然明白臣下在说什么。”汉献帝脸色微变,他当然能够听出太史慈的言外之音,那是在借袁术警告自己不要轻举妄动,最后的结果只能伤到自己。
看来自己的威胁起到作用了,太史慈很满意。
不给汉献帝思考的机会,太史慈淡然道:“圣上在长安之乱的时候受了不少苦,更有一段时间漂泊在外,想必是受了不少惊吓吧。”汉献帝不明白太史慈为何突然提到这件事情上来.再想起自己当日是骗过了史阿,自己悄悄逃跑的事情,还以为太史慈要向自己发难,心中有点慌乱,勉强笑道:"爱卿所料极是,当日寡人在(看不清)一觉醒来,却发现史阿爱卿不在寡人身边,自然有些害怕,当然就跑了出去,谁知一下子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那个山洞了,让你们担心了."
太史慈大有深意的看了汉献帝一眼,突然间觉得有必要向汉献帝深入的恳谈一番.否则这个皇帝很有可能在以后地日子里面招惹自己.自己可不想因为眼前的这个汉献帝而失去史阿.看着太史慈那似可看穿自己内心的双眼,汉献帝一阵慌乱。更加勉强地笑了起来道:“不过青州真的不错,寡人没有想到在人世间还有那么美丽的地方,要不是爱卿要接寡人回长安。寡人还以为可以在那里长久的住下去呢,哈……”
这番话说得软中带硬。表面上在说太史慈治理州郡有办法,其实却是在说太史慈以下犯上,强留自己在青州。
太史慈不动声色地看着汉献帝,意味深长道:“圣上所言极是,青州虽好,但却不是长安,圣上乃是九五之尊。在青州居住一段时间不过是权宜之计,毕竟长安大乱,那里实在是太危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