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部分 (第3/4页)

显的的变化,由原来的少年将军变成了老成持重之人,尤其是下巴上的那留起来胡须似的韩浩整个人看起来更添威猛。韩浩眼中闪过激动的神色,对太史慈肃容道:“有劳主上挂念,只是韩浩这些年在司州一直想念主上,总是希望在沙场上为主上效力,方才辜负主上对韩浩的器重。盼了多少年,今天终于给韩浩等到这个机会了。”

太史慈要他坐下,又招呼众人坐下,韩浩却不敢失礼,先是向大厅中的众人见礼,然后方才坐下,看得厅中众人好感大生。太史慈看向韩浩微笑道:“对了,最近十分高兴杜畿兄如何?司州这些年来正处于经济恢复阶段,地方上的事各有的他忙了,还要协助并州防务,真是辛苦他了。”

韩浩点头道:“杜畿大人的确有够忙的,不过畿大人选拔了不少人才,孔秀大人、王植大人、韩福大人、王匡大人都是难得的内政从才。”太史慈点了点头,心中满意,又看到韩浩身后立着两将。便询问起来,韩浩连忙介绍,原来是韩浩手下新收的悍将牙将孟坦、卞喜两人。

太史慈有点哭笑不得,韩浩说的这一票人都是历史上关羽地刀下之鬼呢,现在没有过五关斩六将的事情,自然都保住了性命活了下来。

太史慈心中想着,口中却道:“我听说韩浩你在司州训练的都是步兵?”韩浩肃容道:“我早就听主上说过,天下大事的变更都在汉中,而汉中多山地,荆州山川河流又星罗棋布。实在不是骑兵的用武之地,所以从训练司州士兵之初就打定了主意训练步兵,不但可以用于山地作战,也可用于荆州的那种平地作战,属下还记得春秋时候的大兵法家孙武帮助吴国与楚国作战便是利用了步兵克制了车兵,韩浩最崇拜的兵法家就是孙武,所以便训练步兵,以备后用。”韩浩大这一番话说得大厅之人面面相觑,心中暗暗惊讶这个韩浩的心思如发。

太史慈看了韩浩半晌,点头道:“韩浩大你直的令我十分满意。”言罢,转过头来看向贾诩,微笑道:“文和,现在我们在汉中地人手已经基本如此了,还有从青州赶来的十万‘兵民’尚要一些时日才能到达,主着奇兵乃是我们在汉中发展的长远之计,绝对不是庞统和周瑜所能想得到的,但是前提条件是我们要遏制住益州军和汉中军对我们的反攻,至少汉中的土地应该是我军放马之地,而不是敌人的逡巡场所。”贾诩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众人,沉声道:“我方面对的敌人来自四方,首先便是西川的张任大军,在这里,汉中城的西北角的箕谷和褒城至关重要。箕谷地势狭窄,易守难攻,有一支奇兵足矣。我看交给陈震来把守最好。”

太史慈看向有点错愕的陈震,知道陈震办事稳重,点了点头道:“如此最好。对了,孙芳和胡班你二人协助陈震,记住,只守不出,而且有三千特种精英在这一带活动,你们只要小心谨慎,箕谷万无一失。”陈震点头应命,孙芳的脸上却极为兴奋,这是考验他的一个机会,自然高兴。

贾诩又道:“真正麻烦的乃是褒城,此地的重要性几乎和箕谷一般重要,但是褒城的西面地势比较开阔,大军容易在此通过,若是褒城守卫力量少的话,难免会给敌人留下可乘之机,故此,这里边要交给韩浩将军来把守了,贾逵你也到褒城去协助韩浩将军。”贾逵闻言站起身来,点头应命,韩浩见贾逵听到贾诩的指派之后脸上丝毫不见任何情绪的波动,显然是心理素质极佳,临敌之时最难得的就是这份冷若霜雪的态度。有此人帮助自己,将会省很多的事情。贾诩站起身来,召唤众人来到沙盘之前,指点着沙盘,淡然道:“葭萌关也是军事重地,此处非蒋济不能把守,在此关的西面乃是广元,此处乃是用兵之地,不但可以直奔葭萌关,而且还可以抄小路东进,直奔南江,不可不防,所以此处不但要有善于防守之人,更要有主动出击之人,需要不断地在广元一带骚扰敌人,所以少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