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 (第3/5页)
琰停下了脚步,断然道:“好!就按照大哥的主意行动!我们现在就走!”
这些亲兵一个个大喜过望。
张琰才问过这几个自称是张晟亲兵的话,安排好几个人如何行动时,外面就有人进来禀告说是韩浩已经听说了这几个人进城,现在就在张琰的府外要进来见这几个人。
张琰不由得吃了一惊,那亲兵却对张琰道:“二公子,韩浩乃是这闻喜城的守将,听说我们几个人到来过来询问乃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二公子不必吃惊。”
张琰点头,“不过……”那亲兵又道:“韩浩这人其奸似鬼,我们不可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他,说不定会露馅。”
张琰连连点头,问道:“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说?”
那亲兵笑道:“二公子怎么糊涂了?我们只需说皮氏城被青州军围攻,我们是突围而出,向王匡大人报告来了,也不说什么请求援兵,只说请王匡大人定夺。”
张琰这时候心里才稳定下来,点了点头,那亲兵又道:“为了让韩浩相信,我们可以把王邑的事情告诉韩浩。”
()
张琰点了点头,兴奋道:“如此最好。”连忙有请韩浩。
不多时,韩浩便急匆匆地进了客厅,也不客气,便向这几个亲兵询问起皮氏城的事情,这些士兵便把商量好告诉了韩浩。
韩浩反复的询问,看得张琰提心吊胆,生怕韩浩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此事的张琰心慌意乱,竟然看不出来韩浩实在怕这几个人乃是青州的奸细,才会如此严加询问的。
不过这几个亲兵显然是非常的机灵,严守口风,滴水不漏,尤其是王邑的事情说得韩浩连连点头,认为这么做就是青州军做事的风格,最后终于信了。
张琰才要说要带着几个人去见王匡,不料韩浩却突然问那亲兵,说既然青州已经用王邑攻下了新绛城,那么为何不再用王邑骗开皮氏城?
这句话一下子问到了点子上,张琰吓得几乎想要拔腿就跑,不料那亲兵却十分的镇定,说是新绛城的逃兵早先一步到皮氏城把这件事情对张晟说明了,才令张晟没有上当。否则此时只怕皮氏城也已经被青州军攻占下来了。
看到韩浩完全信了,张琰长长出了一口气,生怕韩浩再说什么节外生枝的话来,连忙站起身来对韩浩道:“如此,大帅,我便带着这几个人去见王匡大人。有什么事情都请王匡大人定夺。”
韩浩很想一起去,但是想一想现在河东郡的形势,最后叹了一口气,决定还是严守城池,谨防青州军的偷袭。
于是张琰带着这几个亲兵吃了一点东西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到安邑城向王匡汇报此事,经过这几个牙尖嘴利的亲兵的大肆渲染,王匡当然就信了,并且连声夸奖张琰,认为他做的很好。对他十分的忠心。
张琰当然不可能告诉王匡自己的身份,毕竟他乃是张晟派到王匡军中的奸细,这事情若是被王匡知道了,王匡马上就能猜出个大概了,到时候不要说韩浩了,只怕连王匡都要来杀自己,自己的哥哥张晟更会成为孤家寡人一个。
不过王匡身边的几个人就很不好对付,袁绍的外甥高干就是其中之一,他显然也在担心韩浩担心的事情,生怕这几个亲兵乃是青州的细作,但是因为有张琰的关系,又因为张琰提出建议要王匡分兵到闻喜城,然后令韩浩出城的主意,高干才信了。
不管怎么说,王邑和杜畿的叛变,还有新绛城和皮氏城的丢失跟这几天局势的发展是完全的一致,没有理由不相信的,若是韩浩再暗中投降了青州军,只怕众人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而且最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袭击青州运粮队伍、建议王邑带一万援兵援助新绛和青州军为何可在韩浩的眼皮子底下渡过闻喜城北面的河流袭击王邑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