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1/4页)

褚钺不可置否道:“我父王还没有上折子请立世子。”“那其他几位亲王可上了立世子的奏折?”林珩问道,心里颇为矛盾。褚钺道:“义直伯父和义忠伯父早就上过奏折请立世子,皇祖也准了。忠顺伯父和恒义叔父皆不曾上过折子。”褚钺心里也颇忐忑,如今他年满十四,正是议婚册立正妃的年纪,当初义直伯父和义忠伯父可是在两位堂兄议婚之前便上了册立世子的折子,待皇祖准了,内府预备好了亲王世子仪仗、服侍、用器,刚好赶上六礼,便可用世子妃的仪仗迎娶正妃过门。若是迟了些,只能用郡王仪仗了。虽说庶兄不成气候,父王也不是嫡庶不分的人,但总归是早日定下早点安心。

这边林珩也在仔细分析利弊,若按《红楼梦》原文来看,五位夺嫡的皇子中,义忠亲王是“坏了事的”,忠顺亲王一心与优伶厮混,六皇子才参政一年才干能力不足为虑,其余的皇子年岁更小了,那最终登上大宝者只会在义直亲王、信义亲王、恒义亲王三人中产生。义直亲王年过四旬,熙成帝却还能活个十来年,纵然禅了位,但是四五十岁的皇帝许多事上还要听上皇吩咐,半点自专自主都不能,想来也憋屈,再者年纪大了精力上渐渐不济,还要日理万机料理朝政,若不是像熙成帝从小做惯的,第一次上手的义直亲王,岂不是闹个手忙脚乱。

如此想来义直亲王登基的机会甚是渺茫。信义亲王和恒义亲王正当年富力强,入朝议政也有十来年了,既能熟悉朝政办事老练周全又能洞悉朝政弊端明了朝臣弱点,正是执政的好胚子,若再有熙成帝悉心指导一两年,定能将偌大的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只是不知这二人谁更有“霸道”之气谁更有仁君之质谁更得圣心了。林珩觉得是时候多搜集些消息,只有更多的消息线索,才能让他看明白究竟鹿死谁手若是褚钺早早被立了世子,信义亲王登基,他便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了。若是信义亲王无法登上大宝,那也无妨,褚钺是世子,日后自然能妥妥承袭亲王,如此想来倒是利大于弊了。

林珩最终张口说道:“怎么不劝你父王早立你为世子?”褚焕吃惊地看了一眼道:“为何如此说?”像是不认识从没见过林珩一般,褚烺从头到脚打量了林珩一番,眉眼展开了,身子抽长了,满月面庞清减了不少,满是肉窝窝的小手也变得纤长了,许是常弹琴的缘故,手指上起了薄薄的茧,从前的天真装做稳重如今已真的稳重了,何时那稚气的娃娃已经改了模样?他和林珩虽是知交,但平时却甚少提起自己的家事,林珩也从不问他,怎么今儿突然讲起这般推心置腹出谋划策的话来了?“我不能提。”褚焕淡淡地叹息。

作者有话要说:写他们两个互动我脑细胞死了一堆,给点意见吧!明天还有一更,若是喜欢就多写他俩,不咋地我就跳过了。

61第60章

林珩了然;是啊,此事当然不能由褚钺开口提起了;但是不妨旁敲侧击一番,若是忠顺亲王或是恒义亲王要立世子;独他信义王府还不曾册立世子,想来也会引起旁人侧目罢。信义亲王正要夺嫡;不可能不知道一个出类拔萃的继承人会给他增添多少助力。想来熙成帝选择继承人;多少也要考量一下这皇孙们是不是良才美玉;以免后继无力,偌大个朝廷交给不肖子弟糟蹋了。如今皇子的年纪过了而立;皇孙们也都快成人了;林珩问道:“你家中有几个兄弟?”褚钺如实答道:“有两位庶兄、两位庶弟。”

林珩对各位亲王的家庭详情并无多少了解;平日里偶尔听到的也不过是只言片语,便追问道:“仔细说来听听,他们的母亲和外家。”褚钺一直打量他,揉了揉他的脸蛋道:“你今儿是怎么了?往常你从不问我家里的事。”林珩拍开他的手,仰起脸斜了褚钺一眼道:“怎么,不能问么?”褚钺将他抱到膝上,玩着他的手指头道:“也不是不能问。我记得你下旬生辰,可有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