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第1/2页)
那時她爹爹鎮守的西北也受到侵擾,可大約狄人也知道在喬家軍手中討不了好,便避開西北,朝正北東北集結南下。這些地方原有守軍,只是軍力不足,一時亂了陣腳,紛紛敗逃。大批市鎮淪陷,狄人一路南下,眼看就要逼近帝京。
楊陌面上從容,心裡也急得上火,背上都長了好幾個大火癤子,也不敢叫太醫,怕動搖了文武百官的信心。只晚上悄悄叫她給親手上藥。
朝堂上眾臣見他鎮定自若,這才有了主心骨,開始商議各種應對的法子。
林雍便道:「狄人所求不過是過冬之糧食衣物。不如允之。和談休兵,大家都不必兵戎相見。」
建王一派卻極力反對,道:「我堂堂天/朝,不戰而降,歲幣相貢,如何向天下百姓交待?」
鍾國公便出了個出意:「不如和親。然後將這些糧食衣物當作公主的嫁妝送去。於雙方臉面都有交待。待過了這個難關,咱們厲兵秣馬。他們不再來犯則已,若是再來犯時,便可將之圍而盡殲,永絕後患。」
朝臣們吵嚷了幾日,鍾國公的意見便占了上風。
而當時皇家未嫁的公主,小八還未及笄。安平卻因為太過挑剔,年滿了十七還沒成親。
因此鍾國公又道:「也不必安平公主和親,只要選一個王室貴戚之女封為公主也就是了。」
因這主意是鍾國公出的,建王也不反對。文武百官也知道吃閒飯的郡主們多的是,選一個不是難事。便都一致贊成。
可楊陌沉吟半天卻並未當場表態,只說此事需與皇上商議。
回到後宮,楊陌便跟她道:「值此存亡之際,若皇家不能身先士卒,豈不叫人埋怨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誰又肯忠心賣命?這於安定朝局人心實無好處。」
她聽了也只是聽了,並不置一詞。
當時皇上重病,一日裡大半時間都在昏睡。可到底還是皇上。
賈后安平都深得皇上寵愛。這時候楊陌若提出要安平去和親,皇上若是相信邊疆確實兵凶戰危,便會怨恨他無能。若是不相信,便會覺得他趁皇上病重,故意打壓建王一派。
情勢真是進退兩難。她見識有限,不敢亂說。
當時她正在給楊陌上藥,也顧不得什麼,只合身從後頭抱住楊陌,將下頜擱在他的肩窩裡,道:「殿下心中向來都想著天下百姓安危,江山社稷安穩,老天定會幫殿下度過這個難關的。」
楊陌蹭著她的臉,任她靜靜抱著,半天才起身去了。
第二日就聽說皇上旨意,皇家人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安平自幼享盡天下奉養,為江山社稷粉身碎骨亦不為過。
朝中眾臣聽了無不三呼萬歲,士氣大振,因恥而勇。
可安平卻鬧翻了天,尋死覓活,賈后又怕皇上沒了,又怕安平尋死,兩頭夾擊焦頭爛額。可到底還是不敢離開皇上身邊,便讓蔣寄蘭去守好安平。
誰想蔣寄蘭頭一天去,就聽說叫安平推倒崴傷了腳。
便只好換了林采之去。
誰知林采之一去,安平就直接舉起個大花瓶要殺了她。只因這議和的主意是林雍出的。
按著順序,便只有她去。
她跟安平之前沒多少交集,只除了澡豆那一回。想想安平這樣鬧,楊陌在前朝也為難,便硬著頭皮去了。
安平自然也不會給她好臉色,端起香爐就朝她砸過來。
幸好筐兒反應快,將她一拉,躲開一擊。可那香爐砸在地上,一爐的灰還是帶著火星子飛起來,濺在她的衣擺裙角,一卷眼看就要燒起來。筥兒嚇得搶了桌上的茶盤子,潑了她一身。
實在狼狽得很。
安平便淚眼滂沱,指著她大罵道:「你們個個都要害我。若不是太子哥哥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