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 (第3/4页)

一米高的蓝色火焰。

“凝固汽油弹爆炸后飞溅到人身上的凝固汽油就像猪油膏一样,粘稠耐烧。如果人用手去拍打越拍火越大,如果在地上滚动灭火会弄得全身是火。而且一旦在人身上着火较多,边上的人要尽量远离着着火者。因为着火者的奋力挣扎很容易把燃烧油块甩到旁人身上形成二次杀伤效应。如果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建议最好还是用枪结束着着火者的生命。因为凝固汽油弹的受害者,可以说死是最大的解脱。”

这一段是徐晋师长向上面汇报燃烧弹的使用效果时,所阐述的一段话。铝盐与棕榈酸产生的化学反应,将汽油凝成胶状物,燃烧后沾附到任何东西都会燃起大火,甚至是水面。

日军精心修建的山体要塞,防空防炮,可就是没防火,其实也不是没防火,山坡上的竹林全被砍空,形成了很大的开阔地。但凝固汽油弹这种在石头上都可以燃烧的特性,可以说是防不胜防,沾到火的日军固然是凄厉惨嚎,躲到防空洞内的也是难逃磨难——炸弹中的一些化学物质燃烧时产生大量的毒烟,会让人在短时间内窒息而亡。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山石中凿出的防炮洞,这时倒成了日军的活棺材,跑又跑不出去,壕沟中到处是可以将石头点燃的魔火,留在里面,毒烟越来越多,日军士兵似乎已经看到了死神的笑脸。

惨不人睹!

几个小时后登上大栋山的益州军士兵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这四个字。一堆堆扭转的黑炭,看不出那就是日军的尸体,而防炮洞中被毒烟熏死的则更加恐怖,脸上的狰狞让人想到他们临死前的痛苦,都不寒而栗。遇到还在哀嚎的日军伤兵,补枪时,都可以看到他们脸上感激的表情。

徐晋没有过多检查要塞中的情况,这样的惨状会增加士兵们对于战争的恐惧,命令工兵在防炮洞中安装炸药,大栋山在轰隆隆的巨响中,海拔降下来数十米。

第150章 战略选择

迈过龟山丘陵,台北盆地内再无险可依,益州军团兵分两路,33军偏师淡水港,控制台湾日侨撤回本土的唯一商业港口。而另一路31、32军则是在军团司令部的指挥下直扑台湾第一重镇台北。驻守台北的日军台湾混成旅团残部饭田支队,与步兵第47联队紧急编成了48师团,并调基隆要塞重炮联队弛援,以孤军之势构筑了台北的城市防线。

其实就连日军的指挥官,海军将军出身的小林济造也很清楚,海、空交通线被全面封锁的台湾,失守只是时间问题,48师团孤军困守台北,也只是大日本帝国皇军的荣誉之战。目前汉军还未发起总攻,无非是顾忌台北人口众多,分布密集。否则以汉军的炮兵火力,再加上空军轰炸,以台北守军单薄的兵力,根本无从抵抗。

的确,全国林也真的是在考虑这个问题。高雄登陆之前,陛下就一再重申,尽量避免在在台湾过多伤害平民,这里以后将是帝国重要的战略要地。但之前的一系列战斗中,都表明现在的台湾人并不欢迎汉军,尤其是高砂义勇军的出现,让全国林知道,大汉帝国想将台湾变成自己的领地,并不会是那么轻松。甚至,如果台北战役打到巷战阶段,台北的平民会不会反戈一击,帮助日军战斗都是不可预知的。

攻占台北不是问题,如何把台湾岛上这最后一仗打的漂漂亮亮的,是全司令要考虑的。

台湾的战斗也的确是到了最后阶段,沿台湾东海岸进攻的摩苏军团,在海军的配合下,占苏澳,攻宜兰,一路上也是势如破竹。因为日军在台湾的主力几乎都在西海岸,东边只有几个港口驻扎少量的二线部队。面对着悍不畏死、急于立功的摩苏军团只能做出一些有限的抵抗。东海岸港口花莲、苏澳甚至是东部最重要的空军基地宜兰,相继落入汉军之手。更适应丛林高山等复杂地型的摩苏联合军团已经绕过三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