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论功行赏 (第3/4页)
沿海卫所,负责几个卫所驻守事务。
司马逸、丁大壮和朱卫,三人都从原来的职位官升一级,成为四品的副将或从三品的参将。
封赏拟定,快马加鞭送往建康,让李景福正式下旨给这些将领封官加爵。
其他人这次平叛的赏赐也分别都记录在册,暂且不表。
至于押解回来的俘虏,大禹正在如火如荼的修公路修铁路,城外修建居民安置区,将这些俘虏拨到这几处,发挥他们应有的光和热,为大禹建设添砖加瓦。
这次缴获来的两万匹战马,並州、冀州以及青州平均分配,加强这几个州的边防沿线的防御力量。
至于东北角的幽州为何不分配战马,主要是上次偷袭草原,弄回来不少羊牛马都留在了幽州,这次缴获的战马就不分配给他们了。
朝堂那些朝臣听说青州收复,沿途的治安卫所已经派了人去驻守,便纷纷向李景福推荐官员去青州任职。
李景福让他们有好的推荐人选,就上个折子。
第二天李景福收到的奏折基本都是举荐官员的。
他回到御书房,将这堆奏折推到一边,对阿奴抱怨道:“还是皇后有先见之明,知道这群尸位素餐的官员会有如此举动,便先将一些合格的官员写了下来,你去查查这些官员的情况!”
说着,他便将这些名单给了阿奴。
阿奴接过名单稍过了眼,就问道:“老奴若去调查这些官员,皇上您就没有人侍候了,要不老奴将这项任务交给代义公公去办怎么样?”
“代义?”
阿奴不提醒,李景福都快忘了有这么一个大太监。
说起来,代义这位大太监可是侍候过三代帝王的老人了,曾经是元惠帝的贴心太监,明曦帝继位,他侍候过一段时间。
后来李景福继位,虽然还留他在宫中,但很少唤他到御前侍候,慢慢的便快忘了这个人。
话说侍候三朝皇帝的大太监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这事交给他办倒也合适。
思及此,李景福点头道:“这事你看着办,只要他用心办事,朕对此没有意见。”
“诺,老奴这就去安排。”
代义听了口喻,心里松了口气,皇帝终于想起他来了,说实话,他年纪也不小了,完全可以出宫去颐养天年,但手中握过顶天权力,再让他过平民百姓的生活,还真不习惯。
特别是面前没了以前巴结讨好他的太监宫女们,似乎没了人的追捧,生活太过平淡乏味了一般。
在宫里生活几十年的太监办事就是不一样,名单上的官员,不出三日,皇帝就拿到了调查结果。
“按对官员的评判来说,这些官员的评价都不错,既然如此,那就按着上面的颁旨吧。”
皇帝的旨意很快送回了京城。
受到封赏的武将都很高兴,特别是主要的几位将领,封侯拜爵就是他们做武将的终极梦想,是肯定他们的最高荣誉。
更何况那些被招安的山匪和判军了。
因此,京畿大营的将士个个对皇帝和皇后都充满了感激。
有种被人重视的感觉,更甚者愿士为知己者死。
庆功宴上,夏婧看着激动的无以复加的龙玉田,以及痛哭流涕的龙玉田,其实她心里也感慨万千。
与其说她成就了他们,不如说彼此成就了彼此,没有他们这些出生入死的兄弟,她和小五也不可能这么快的在朝堂站稳脚跟。
龙玉田为保不顾形象,当众痛哭,其实是喜极而泣。
想他一介匪徒,要不是遇上了识才的夏婧,说不定他现在还窝在岭南的山沟沟里,浑浑亟亟地混日子,了此残生。
如今的他只因敢迈出最初那一步,跟着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