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鳎�灰�鹑说那�D惆镂壹依锪�狄幌拢�揖托恍荒懔耍�蚁衷诓恢�浪�堑那榭觯�液茏偶保�阋欢ò镂艺艺遥�冀�撸�蚋笙纾《冀�撸�蚋笙纾』褂信��幕��趺此透��克�衷谀睦铮吭谀睦铮�
本来,我什么也不想说了,但我还是说了一句欺骗她的话,我说,你女儿在天堂,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你身体好,你女儿在天堂看见你,就高兴了。
她眼睛突然一亮,说,真的?真的有天堂吗?
我继续欺骗她说,真的,真的有天堂。
真的有天堂吗?
上述两位精神病人,只是汶川大地震中的个案。
实事上,在地震中精神受到损伤的,远不止成都精神病医院这些。据说,灾区还有不少这样的精神病人,他们流落荒郊野外,或者街头路边,生活很难自理。而在灾区走访的日子里,我也亲眼见过不少这样的灾民:有的坐在灾棚前,发愣,发呆,一坐就是一天,第二天接着再坐;有的反复向你表述地震时的恐怖情景,反复向你哭诉遇难孩子生前的乖巧与聪明,反复向你忏悔各种过错;有的对身边的一切不再关心,不再有任何兴趣,谁也不愿搭理,整天不吃不睡,围着废墟反复转悠,唉声叹气……每当望着这些灾民,我心里便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地震已经让他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失去了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一切,上苍为何还要让他们失去一个人最起码的正常的精神?这个世界,到底还有没有天地良心?有,在何方?在哪里?一个精神正常的人生活在这个世上都如此艰难,这些精神不正常的人要继续生存下去,又该是何等的不易!而且,昂贵的医疗费用,谁来承担?漫长的日常生活,谁来护理?心灵的创伤,谁来医治?虽有志愿者,但志愿者不是亲人;虽有心理专家,但心理专家不能包治百病;虽有医院的人道主义关怀,但长此下去,哪个医院又能关怀得起?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是持久战,不仅需要物资、金钱、实力、条件,还需要社会的支持,大众的理解,亲情的关怀,人心的温暖。那么亲情的关怀人心的温暖,又从何而来?这些人原本平静的日子,何日才能恢复平静?他们原本正常的精神,何时才能重新正常?
我想起发生在欧洲的一个典型病例:一场灾难后,有一个病人一直尿不出来尿,医生问他你为什么不尿尿?病人说我不敢尿尿。医生问他为什么不敢尿尿?病人说我一尿尿,怕把城市给淹没了!医生说,那你赶紧尿吧,我们的城市有大火正在熊熊燃烧,你只要尿了,熊熊燃烧的大火马上就会灭了!病人一下就尿出来了。
那么,面对汶川大地震中的精神病人,我们是不是也要对他们大声说一声,灾区的大火正在熊熊燃烧,你尿吧,只要你尿了,熊熊燃烧的大火马上就会灭了呢?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镜头22 大山里的小背篓(1)
汶川大地震,不仅震垮了灾区百姓的房子,也震坏了灾区百姓的劳动生活工具,比如铁铧、锄头、扁担、粪桶、镰刀、风车、蓑衣、斗笠,等等。但多数灾民家的背篓,却幸存下来。
背篓,就是南方人用竹子编的一个筐。这个“筐”在我的故乡四川十分流行,尤其在山区,家家必备,户户都有,无论男女老少,只要出门赶集,或者山上劳动,总要背在肩上。背篓在我故乡父老乡亲的肩上,一代又一代,我想至少背了3000年!
背篓能幸存下来,是因为平时都被主人随便扔在院子里,或者顺手放在屋檐下,所以地震时不太容易压着;即使压着了,背篓是竹子编的,有弹性,折不断,压不烂,捡起来用手挤一挤,再用膝盖顶一顶,又是老样子了。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大卡车、大铲车、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现代化机械先后撤离灾区后,背篓——这一古老的原始工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