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部分 (第2/4页)

氛。

俄国就如班上那个身材魁梧到处欺负人的坏学生,现在被班上看似绅士的小白脸班长瞅准机会猛捶一番,于是班上人人都感觉高兴。当然,俄国是不会高兴的。

沙皇再也没有入侵保加利亚时“沙皇在钓鱼,欧洲可以等”的豪迈,这位刚满40岁,还算是不老的君主和他的一众大臣们在圣彼得堡召开了应对英国行动的会议。说是会议,最初的十五分钟,会场里面飞舞着对印度女皇伊丽莎白的精彩怒骂。

理论上俄国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派出海军袭击英国舰队,以找回自家的场子。实际上俄国人完全没这胆量。已经损失了五艘军舰,再打起来的结果只能是损失更多。如果不能在海军方面找回场子,能对英国进行攻击的大概就只剩陆地。可俄国想在陆地上打击英国,能剩下的途径只有对英国的走狗奥斯曼帝国下手。

也就在此时,英国向包括整个俄国在内的“有关各方”发了一份邀请,请这些有关方面的国家到伦敦参加一次国际会议。讨论最近欧洲逐渐紧张的局面。

看到会议地点设在伦敦,沙皇尼古拉三世立刻拍着桌子喝道:“如果英国真的要召开这次会议,那就欧洲各国在圣彼得堡开会吧。我是绝不会去伦敦的!”

俄国作为有关方的大头拒绝开会,这个消息通过报纸在欧洲引发了轩然大波。其他势力方面也挺为难的,如果俄国拒绝参加会议,那这会议就跟没开一样。最后还是沉得住的俾斯麦首相公开提出了倡议,在柏林召开这次会议。

这已经是俄国沙皇能接受的底线,虽然觉得德国在欧洲外交领域越来越出风头,英国也只能暂时答应了德国的建议。

第95章 站队不仅是需求(十一)

“德法倘若重开战端,万一法兰西得胜,那时必定是……是……民主主义风靡欧洲之日,也是君主主义丧钟敲响之时,……所以,……所以……”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几乎是每背诵一句话就要仔细看着用硕大字体写在硕大纸张上的一段话。

这段话并不算长,由德国首相俾斯麦亲笔所写,“德法倘若重开战端,万一法兰西得胜,那时必定是民主主义风靡欧洲之日,也是君主主义丧钟敲响之时,所以,这不单是德法两国政府之间的战争,而是欧洲大陆的君主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决战,难道作为君主主义大本营的俄国能袖手旁观吗?”

有关保加利亚问题的柏林会议马上就要召开,俄国沙皇就要亲自访问柏林。其中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要拜见他的舅老爷威廉一世。面对自己孙子辈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已经88岁的威廉一世需要用皇帝的高度来阐述德国对维持三皇同盟的态度。

连着好几天,这位老人就这么念着,背诵着。岁月如此无情,虽然只是这么短短的几句话,他却怎么都无法记住。有时候背着念着,威廉一世就开始语无伦次。十天的时间里面,老人把所有时间都花在这件事上。然而凭借着军人的毅力以及身为皇帝的自尊,威廉一世终于攻克了这座城堡。

在10月11日那天,面对在柏林的皇宫里头正襟危坐的孙外甥,威廉一世将这段话以极为顺畅的语气完整讲述了一番之后,还以君主的立场将**的政治理念,以及君主们要联合起来对抗在民主主义的立场清楚明白的阐述一番。

40岁的亚历山大三世并不知道自己的舅姥爷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艰苦,原本他只是认为这位老头子会絮絮叨叨的说着要维持三皇同盟的话,甚至有很大可能是用老人的倔强和任性强行提出要求。没想到老头子不命令,不撒泼,却拿出了一番理论出来。这让亚历山大三世不得不钦佩起来。

如果从一位俄国的皇帝角度来看,亚历山大三世必须考虑德国政府对俄国越来越恶劣的行动。可作为一名皇帝,亚历山大三世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