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 (第1/5页)

“这当侄子的怎得和当叔叔的一个辈份?”董成皱了皱眉,不相信喜清欢说的,“小姑娘,你是不是记错了?”

“没记错。”喜清欢一本正经的说道,“我爷爷大字不识一个,不过,他特相信风水先生的话,说是我们家用这个四字能兴家,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像我,就叫喜小四。”

盂良和董成似信非信的互相看了一眼。

“我们乡下人不讲究那个。你瞧我们,哪个名字这么讲究?我爹那辈就有不少阿什么什么的,我们这一辈,还不是照样取?”柳庄等人都是极聪明的人,一听喜清欢这话音便知道她不想跟这两人透底,忙跟着打起马虎眼。

“两位伯伯打哪儿来的?以前好像同见过呀?”喜清欢给众人满上了酒,干脆找孟良董成说话。

“哦,我们都是京都来的,奉将军之命出来寻访将军故人,寻了这一路。好不容易得知道你们家也姓喜,就来瞧瞧。”孟良的态度挺好,耐心的对喜清欢解释道。

“京都大吗?那儿都是什么样的?”喜清欢却很不靠谱的摆出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将军是不是很厉害?他多大年纪了?威风不?”

“小四,这衙门里的捕快都神气的不得了,将军肯定更威风了,这还用问?”尖子媳妇一听眼睛都亮了,冲着孟良董成两人讨好的问道。“两位贵客,能不能给我们说说京都的事儿?有什么风俗什么的?让我们也……开开眼界。”

“是啊是啊,我们走得最远的也不过是青石镇,这京都……皇上住的地方,都什么样的?”尖子等人也附和道。

喜清欢一边给他们倒酒,一边注意着孟良和董成的表情。

还好。盂良和董成也不是那种爱摆架子的人,竟真的就给众人说起了京都的风情,言辞颇有为风趣。惹得附近几桌人都忍不住凑了过来,一时之间,颇有几分说书的架式。

喜清欢见他们俩没有功夫再追着家里的事问不休,才算松了口气。

柳庄等人也甚是给力,各种问题一个接一个的问。一直到酒席结束,孟良和董成两人也没能抽空再问一句喜家的事。

宴席散去。孟良和董成也没有提喜家老家在哪里,径自向喜守勋告辞走了。

“小四,这两人是干什么的?”尖子媳妇凑到了喜清欢身边问道,“我瞧着就是冲你们家来的。”

“婶子,谢谢你们了。”喜清欢微微一笑,“兴许是冲着我们家四喜斋来的吧。”

“我瞧着也像,什么将军故人,那都是瞎扯出来的。”尖子媳妇很自动的脑补上了无数情节,也省了喜清欢多费口舌了。

这边收拾妥了碗盘桌椅,男人们自去归还借来的桌椅,妇人们凑到一起清洗碗盘,一边说着方才听来的京都风情,一边叽叽喳喳的讨论着那两个人如何如何。

喜清欢听了一会儿,也没见她们提到她家的事儿,便退了出来。

近戌时,鞭竹再次燃起,这是提醒吉时将至,催促新娘子上轿了。

喜念欢由喜世耿背着出了门送上了花轿,吹吹打打中,花轿缓缓往山下抬去,喜世耿和方继跟在最后送嫁,喜守勋和方氏则避在大厅。

喜清欢进去的时候,两人都红着眼睛坐在那儿相对无言。

“四伯娘,五姐出嫁,这是大喜事儿,村长爷爷家里又都不是不好说话的人,她过去以后,他们一定会好好对她的,您还心疼呀?”喜清欢走到方氏身边挽着她的手笑道,“您要是舍不得,明儿我陪您去看看,下了山左拐就到了。”

“你这孩子,哪能这样,我要是真去了,不得被人笑话死。”方氏破涕而笑,拉着喜清欢的手感叹道,“我说说,我这才一个女儿,就眼瞅着养了她十几年,就这样成了别人的了,这心里呀,真不是滋味儿,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