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部分 (第2/4页)
阻,陈国峻有信心能够阻挡大明至少一年,毕竟对于大明来说,安南终究不是他看得上眼的猎物,对付安南,所动用的还是在广南西路的各支军队,归根结底就是以宣武军和邕州军为主。
而且守住谅山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从钦州、左江道和大理三路出兵的明军,最后还是不得不在谅山脚下汇聚成一个力量,看上去好像是比单独一路强大了不少,但是却从根本上避免了安南分头作战的艰难。
毕竟对于安南来说,良兵良将实在太少,能够依赖的也就只有陈国峻一人,分头作战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不过真正让陈国峻好奇的是,自从安南退守谅山以来,之前打仗向来是高歌猛进的明军,反倒减慢了速度,最先抵达的宣武军和最后抵达的大理军足足差了三天不说,而且他们这几天来的主要事情就是在谅山脚下那连绵的营寨中烧火造饭,或者偶尔派出些斥候。
好像这些人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度假的,甚至中间还有几次操演,吓了谅山守军一跳,最后却发现人家根本不是准备进攻。
不过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大将,陈国峻看着山下那明军的营寨,并没有太多的喜悦,甚至还有些担忧,毕竟“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些明狗这么大摇大摆的杀到谅山脚下,却又一动也不动了,要说这里面没有幺蛾子,或许那些天天脸上带着讥讽笑容的新兵蛋子会相信,但是陈国峻这种但凡在沙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人,都会感到惴惴不安。
这些狡猾的明狗,到底在算计些什么,在等待些什么?
更或者说,他们之间有了矛盾?
陈国峻的眉毛不由得一挑,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古往今来大军踌躇不前,说明十有**是内部发生了矛盾,而且这一次明军南征,除了宣武军是明王叶应武起家的老底子之外,邕州军、静江军和钦州军常驻广南西路,都是新朝成立前后宣誓效忠的,他们的将领和士卒到底是真心归附还是为形势所迫,那就不得而知了。
更重要的是,在这之外,还有大理军。
作为之前和大理的蒙古驻军打过交道的人,陈国峻很清楚大理的情况,大理军主要都是大明征服大理之后的降卒,统帅他们的正是当初龙首关守将高程,这个带头向大明投降的高家之人,可不是什么好鸟,要说他心中没有一点儿鬼蜮伎俩,陈国峻打死都不相信。
毕竟大理高家做主大理已经那么久了,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就寄人篱下。
要知道当初蒙古征服大理,死伤那么多,大理人却也依旧只是与之貌合神离,背地里没有少想着反叛。
这大明,有何德何能,能够让高程归心?(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洗瘴蛮烟(下)
正如陈国峻猜测的那样,这几天明军没有对谅山进攻,确实是大理军和其余明军相互提防,当然双方的矛盾还远远没有到激烈的地步,更主要是因为连日来的暴雨,让广南西路到这边的道路泥泞不堪,飞雷炮和投石车等大型攻坚器械的转运比较迟缓。
毕竟李芾和马塈两人也没有料到,陈国峻竟然会如此决绝,从边境一路退到谅山,中间的几处小关隘和城镇索性全都抛弃。而且对于安南境内的道路,显然两员大将也高估了,这风雨后的道路,基本上也就只能够满足每天运输粮草的需要,各种大型器械在路上当真是举步维艰。
当然,如果这算得上是路的话。
“安南猴子倒是沉的住气。”站在营帐前,刚刚从南京赶回来的杨霆忍不住感慨了一声,脸上满满都是期待和无奈的神情。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杀胚,他从南京快马加鞭赶回来,就是为了能够在这战场上和安南猴子一较高下,可是谁曾想到安南猴子竟然死守谅山关就是不出战。
而偏偏各种大型器械没有到来,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