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 (第3/5页)
帝都
城东近郊的铁坊巡查;誉郡王匆匆赶回来;天色已有些晚了;夕阳落下地平线;东城门正在关闭;这种时可准进可不准进;总有些麻烦;车夫不得以取出郡王府的信识标志。
誉郡王一身便装从在车里;闭目听他们的交涉;手指一下下敲打着几案;没有意外;城门卫不敢多说就放行了。
进城;夜幕就降了下来;街巷深深;人烟繁华稠密;菜市、米市多已闭门;而更多杂货商铺上了灯;继续经营;小商贩开始摆摊;京畿市民一向喜好娱乐;夜市里生意有时会更好。
街上游人如织;大人牵着小孩;男人带着女眷;士人携手士人……盛世自有烟华。
铁坊的反馈大好;誉郡王心情还算不错;这时掀起车帘;饶有兴趣听着看着;半晌一叹:“真有些羡慕这样的简单生活。”
府丞姜南听得无语;努力寻着词;委婉说:“这可不是王爷可以选择。”
“孤知道;孤知道……”
路过城东宣德坊一些茶馆;连绵的莹黄灯火中;声音顺着夜风传下;就听到多有议论朝廷此次在草原上的小胜;最普遍的是称赞沈允成将军怎么样善战……
誉郡王脸上的笑意就渐渐隐去;沈允成是六皇兄的人;看着敌人水涨船高;总不是令人高兴的事
生活在帝都这样的地方;人人心中都有着一份政治感;本来天下事就汇聚于此;风声总是会有;内闺的八卦且不说;单说大政、边事这两种;涉及各人切身利益;又或所居帝朝心脏的安全感;传播速度更快。
去年;皇帝有一回刚收到战报;事情就已传得满城皆是;虽不是准确信息;但还是惹得帝怒;下令彻查无果;最后砍了两个小黄门的脑袋做交待。
有没有冤杀就难说了;又不是专线秘奏和紧急军情;环节太多;谁知道哪个家伙透了口气出去;有的自己也忘了……
官僚系统本身就是一孔疏;越是牵涉广泛的重要消息;越是瞒不了多久;最后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誉郡王受着皇子教育;心里并非无用;只是为了节约统治成本:“小民可以随意议论黑白;因小虾米没有力量;嘴上说说罢了;就是父皇近几年才会为此发脾气……”
眼尺寸就配上了;小鱼还可以就国家大事发发议论;指点一下江山文字;但敢论一下顶头上司看看?”
“至于大鱼;哪个不谨慎言论;一不小心就会栽个大跟头”
“到我这一层;更不能轻易谈论国家大事;随随便便出口;一不小心被人给解读利用;就是祸端……蛟龙兴必有风雨;谁会相信堂堂郡王只是随口置评;没有什么政治目的?”
这样想着;任外面繁华夜市;再无心看;回了郡王府。
一进后院;湖畔小亭里传来诱人香香;王妃正指挥着侍女布菜;笑盈盈回首:“估摸着您要回来了;还没用晚膳吧?”
“没用”誉郡王点点头:“路上就想着爱妃你……”
他有意拉长了声线;扫着妻子美丽的身姿;王妃脸色微红;刚要说话;就听他熟稔夹上了菜:“……的手艺。”
王妃瞪他一眼;忍了羞恼小声嗔着:“她们人都还在呢。”
说的是左近服侍的丫鬟;誉郡王知道妻子要立体面;就挥手让丫鬟们退下;由她一个人服侍。
望一眼她身边空席;几案上酒菜俱全;却不见人影;有点奇怪:“阿姊呢?又看书入迷了?”
“哪有;她一早去青源观了;听说有个游园文会;一些进士啊;同进士啊……小姑非得要她去;可能留了晚宴……”王妃望见他身后;眨了眨眼睛;微笑起来。
誉郡王回头一看;也笑:“正说你呢;阿姊怎么回来这么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