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第1/2页)

輕聲軟語的將人哄睡之後,李懷瑾召來了永壽,臉色黑沉的說道,「封鎖朕今日到過冷宮的消息。派人去查查方家和方煜祺的事。」

永壽點了點頭,領命而去。不過半日時間,調查結果就出現在了李懷瑾的案牘之上。

李懷瑾急不可耐地打開,仔仔細細的翻看起來,臉色越看越陰沉,最後已是漆黑如墨。

「好好好,好一個方煜婉,好一個方家!」膽敢如此作踐他的皇后!

他眯了眯眼,冷笑起來,身上的戾氣令人不寒而慄。望著怒不可遏的帝王,永壽努力把身子縮在角落裡,生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去把奏摺都搬到這來,朕今日在寢宮處理政務。」

李懷瑾深吸了兩口氣將滿腔的怒火壓下。如何處理方家和方煜婉還得等驚鴻醒來再說。現在更重要的是讓他的寶貝兒把身體養好。

「是皇上。」永壽抬頭看了李懷瑾一眼,小心翼翼的說道,「皇上,方才太后遣了人過來,說是請您去華陽宮用膳。」

李懷瑾擰了擰眉,擺手回道,「給母后回了,就說朕國事繁忙,沒有空閒。」

「這……」永壽露出為難的表情,緊張的搓了搓手,「若是這樣回稟,依太后娘娘的脾氣,肯定會親自過來承乾宮的。」到時,母子二人不知會吵成什麼樣子。

李懷瑾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他看了眼睡得安然的青年,嘆了口氣道,「擺駕華陽宮。」

母后的嗓門奇大,嚷起來他的寶貝兒可就睡不成了,倒不如他過去一趟,正好也可以和母后說說立後之事。

華陽宮中,一身華服的太后正歪在榻上,目光淡淡的看著屋內的兩人,不咸不淡的說道,「太子好些日子不曾到哀家這裡來了,今日倒是稀奇。」

李念玉笑了兩聲,拱手說道,「近日父皇吩咐下來許多政事,孫兒不敢怠慢以至於無暇給皇祖母請安,還望皇祖母恕罪。」

一聽到他喊「皇祖母」,太后就氣得心肝疼。她摸了摸胸口,喘了好幾下才覺得好受一些,身子微微坐正了一點,皮笑肉不笑的說道,「忙起來是好事。你父皇英明神武,知人善任,治國有方,你能學到他的十分之一將來也是受用無窮了。」

這不是明擺著說他這個太子比不得父皇半分嗎?

李念玉聞言臉色沉了幾分,勉強擠出一個笑容說,「皇祖母說的是。父皇只有孫兒一個孩子,將來就指望著孫兒繼承大統呢,孫兒怎能不努力。」

太后面容慈祥的呵呵輕笑,心裡幾乎嘔出血來。

「孫兒今日前來是有喜事向皇祖母稟告。」

「哦?皇宮中好久沒有喜事了。」太后喟嘆一聲,也不去問那喜事是什麼。

李念玉早知太后不待見自己,暗中冷笑一聲,眼中飛快閃過一道寒光,想到對方知道這件喜事後會有的反應,更加迫不及待的說道,「煜婉有孕了。」

他偏頭看向身旁的女子,柔情脈脈的牽起方煜婉的手,朗笑道,「皇祖母有了重孫了。您高興嗎?」

太后的臉上一僵,硬咬著牙裝出開心的模樣,說道,「這可真是大喜事啊。皇室一直人丁不旺,你父皇這麼些年來又不願立後納妃,祖母就指望著你給李家開枝散葉呢。真好,真好。」

李念玉看著她言不由衷的樣子,心中十分快意,剛想說「皇祖母放心,孫兒一定擔起這個重任」時,就聽到對方接著又說道,「但是念玉啊,不是皇祖母說你。有時間不要總往妃嬪的床上鑽,多跟你父皇學點治國之道才是正理。耽於美色的男人將來難成氣候。」

「皇祖母教訓的是。」李念玉面紅耳赤的回道,心中把眼前的雍容華貴的婦人狠狠咒罵了一頓。待到他日後登基,一定要將這些年來所受屈辱通通還給這個老女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