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3/4页)

皇后从心底来讲是抵触的,但事已至此,还能说什么呢,王妃变成了皇后,但她这个皇后做的一点都不比她婆婆差,那个历史上留名的马皇后,朱元璋的元配。徐皇后坐正位置后,采《女宪》、《女诫》作《内训》二十篇,还类编古人嘉言善行作《劝善书》,颁行天下,深得朱棣的敬重。

是日,太医又被传了过去,朱棣过去看徐皇后的时候,已经用过药了,看到皇上过来,徐皇后仍然要挣扎着起来,朱棣连忙过去按住,“且躺着,不要动。”

“礼不可废。”徐皇后还是坐起来要施礼。

“坐着即可,不必多礼了。”朱棣只有在徐皇后面前,才能让人感觉到是个温和的男人……

“皇上,前些日子,听下人们闲话,京城里外面很多和尚在闹事。”徐皇后问朱棣。

“没有的事,此后有些闲人自行落,到京城入籍,已有行文,按着先皇祖制,四十以上方可出家为僧,如今已经没事了。”朱棣暗自生气,不知是哪些个宫女还是近臣,嘴碎,又以这种琐事来烦皇后。

“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却要削为僧,皇上,且不说这些人懒散,官府也需授之以活命之技才是正途啊。”徐皇后长叹。

“劳皇后费心了,今日朕倒是看到湖广过来个奏折,言长沙府一商家,自办学堂,教些圣贤书之外,还授些酒肆小二掌柜的技艺,主事之人上言地方,想办一学堂,教人以安生之计。此事大善,此计甚好。”朱棣说到这里自己倒先笑了。

“商家有如此济天下之心,倒也难得。”徐皇后也点头了。

“主事之人姓王名动,吏部户部兵部工部四部居然都知此人之名,倒是一能人。”朱棣看徐皇后有点兴趣,就顺着这个话题讲开了。

“有此事”徐皇后还真被他说的有点兴趣了。徐皇后一直把礼劝朱棣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毋骄纵外家,当作是自己皇后的本份。

“吏部言此人一介书生富有词名,有填词著书,词倒是刚才有人诵了两曲,书朕倒是没看过,改日还要寻来看下。户部则说自人入了大商号做了掌柜,前些日子,更是把岳阳楼包了去,管着修葺,办成个似模似样的酒楼。兵部则奏此人还是匠作坊的掌柜,供着朝庭兵器,且质料工均为上等,非同行可比,且官家兵器司的看了,都说从不曾见过有如此手艺的兵器。工部秘密派人去察了他的匠作坊,回来后也是夸到了天上去,把他吹的鲁班在世诸葛重生。朕倒是骂了他们失察,如此大才,居然是办了个杂学,由知府例奏,才传到朕的耳朵里。”朱棣笑的很开心。

朱棣的笑容感染了徐皇后。“听皇上这么一说,还真是个奇才。妾身倒要恭喜皇上得一贤才。”

“朕已经命人去查探了,看看此人是否确有高才。不过,看他写的诗文,还真象是可堪大用之人。”朱棣脸上的笑意更胜。

“是吗,愿闻其详。”

“皇后且听他的词,适才朕命解大人抄一曲。”当下从这衣袖里拿出来来个白绢,本来朱棣就是想拿来给徐皇后看的,徐皇后自小静好读书,称女诸生,这段时间病重,朱棣也是想办法能让她开心些。

泌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注:永乐五年(1407)正月十六日,直隶及浙江诸郡军民子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