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3/4页)
,大水冲厕所,奋勇(粪涌)向前,踊跃听命。到了夜间四鼓,黄中率领精锐骑兵数千,悄悄奔袭到关隘前,越过壕沟,加上云梯,悄悄的进城,出声的不要,突然攻上了城头!指挥蔡福登城之后振臂一呼,先锋部队如神兵天降,按着事先的约定,密布在城下的部队听到呼声后,把事先准备的火炬火把全部点亮,鼓声大作,安南兵器这时心理恐慌到了极点,鼓声,喊杀声已经乱了,往前看往下看,更是火光亮如白昼。不过安南人这会还是有所依仗的,他们退了,不过没降,他们还有“必杀”的武器,大象,这算是东南亚的特种部队!一直被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人还非常兴奋的用机枪扫射过这种大象部队。
不过安南人好象不大懂明朝军世史,特别是开国洪武皇帝时期的多种兵种协同作战的历史。平西候沐晟,史载此人“凝重,寡言笑,喜读书”,他老爸已经在和广西云南少数民族多年作战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屠过大象特种兵,所以我估计,史书上所写张辅克大象部队,很有可能是沐候爷的主意张辅实施。明朝军队这役对付大象特种兵,动用了动物部队,火器,步卒,骑兵联合作战,动物部队是驭马,不过这会被蒙上了眼,披上了纸甲,纸甲是小,关键是上面绘有狮子的图案,估计进攻之前还配有作法之类的装神弄鬼的法事,于是狮子上身,驭马变为猛狮,当然了,驭马就是马,且是温顺的马,这会成了猛狮主要还是因为尾巴上绑了爆竹。猛师是头阵,冲大象阵型,如果还有大象能突到军前,没关系,上火器,沐王爷已经明了三队作战法,三排人,射击-准备-填药,轮流依次,火药之猛很容易就能把大象打成血团,爆竹声,枪炮声,还在当时火药产生的烟雾,这些都是能让大象害怕的东西,于是绝大部分没有死的还能跑的大象都立刻掉头逃命,踩死安南人无数,血肉模糊!当然这会紧随其后的明朝骑兵开始切瓜,再跟在后面的步兵切菜,安南指挥官梁民,祭伯乐被当场杀死,明军斩数万敌军。
进入到永乐五年(1407)的时候,也就是王动同志娶老婆的时候,胡氏政权已经分崩离析了,此时安南地方的军阀很多已经投向了明朝军队三月,明朝军队节节前进,到了胶水县的闷海口,此地易守难攻,是安南胡氏的最后一个据点,其时天气潮热,营地狭窄不便驻扎,而敌人据此负隅顽抗,胜利就在眼前,不可半途而废。张辅和沐晟商定了一计。几日之后,安南人得到了消息,明军已经撤退,原因是水土不服,粮草不济,这一退一直退到富良江,握紧拳头,准备打出。胡氏父子终于觉得战机到了,结集了所有的战舰和步兵随后追击,结果明军突然调转方向,奋力冲杀,在江面上和江的两岸一场鏖战,不过这会与之对战的不只是陆上部队,大明水军已经占据主动和绝对优势了。张辅与沐晟夹岸迎战,明朝军队备有火器和床弩,柳升以水师横冲其阵,大败敌军,斩数万,江水为赤!!不过胡氏父子倒是逃脱了,又跑回到了闷海口,现在闷海口已经没有多少驻军可以进行防守了,于是父子亡命海上,或是说船上,二人仓皇登上小船,逃跑到了海门泾。后来,张辅军队登船追击,时逢枯水期,大船无法前进,万分焦急。突然闪电起名,雷声隆隆,下起了大雨,史曰“天助”。所以说,人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牙疼,这是最典型的例子了,其实在赤道地区,在那个季节,时不时有个阵雨是很正常的,只是那个时候,来的大了些猛了些,时间长了些,于是江水水位上涨,大船追击到了奇罗海口,明军在当地百姓协助下,擒获胡氏父子最后全部槛送京师。
王动结婚这当口上,正是胡氏父子亡命海上的时候,张辅已经将痛歼其部,唯其敌酋遁遥的捷报到了京城,永乐帝大喜,兵部也随之传命,要张辅追穷冦,且安排献俘事宜。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一二三节 宾客云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