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1/4页)

。郑和带着世界上最庞大的海军出访,这个威慑力量太强了,如此强压之后,可能很多真实的东西看不到了。

“……永乐五年,朝廷命正使太监郑和等赍诏敕赐其国王诰命银印给赐,升赏各头目品级冠带,统领大宝船到彼,起建碑庭,立石云:‘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皡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摘自马欢日志。

古里国王沙米的喜是南昆人,这个等级在柯枝排第一,在古里却是第二,这里排第一的是回回人。这个国家国王排第二,但却是个佛教徒,排第一的是个回回,而国王手下的两个掌权管事的大头目确好又都是回回,所以在这里各种宗教融合的很好。国王不吃猪肉,回回们礼敬黄牛,社会高阶的和睦使得古里民风淳朴,行者让道,道不拾遗。另一个传统就让王动奇怪了,国王老去之后,其王位不传儿子而传外甥,无外甥则传弟弟,无弟则传于国之有德者,怀疑有点母系社会的影子,但也只是怀疑而已。

沙米的喜等郑和已经等了好几年了,永乐三年他遣使臣去中国的时候,回来就知道大明朝的皇帝册封他为古里国王,还赐有国王金印诏书之类的东西,凭这些,他就可以在南印度名正言顺的当头了。郑和第一次到古里的时候,对沙米的喜非常的尊敬,那时随着郑和宝船过来的,已经有很多国的使臣了,郑和表现出的谦恭,让沙米的喜觉得很有面子。国王得了面子,那郑和自然也就得了实惠,古里国的朝贡不少好东西,宝石、金腰带、珊瑚珠、胡椒、木香等,其中的金腰带是国王令匠人用50两黄金抽细丝编成片,镶嵌多色宝石、珍珠造成的一条宝带。永乐帝去年在南京大宴各国使臣的时候,就是扎了这根宝带,那会永乐觉得很有面子,到访的古里国使臣也是很有面子,当然古里国也就得了实惠。郑和这次过来,传了永乐的旨意,别的国家三年一贡,两年一贡,而古里国可以一年一贡,所谓的一年一贡其实是每年都可以去大明朝举行大型商品交易会。对于古里这个东西商品交易集散地,这种大型商品交易会就是意味着财富。

沙米的喜喜的不只是明朝有所带来的财富,其实明朝的承认更重要,本来说实话,也没把明朝皇帝的册封放在眼里,尹庆到访带去的礼品,让他亲眼看到了大明朝的富庶,他更多的还是看重商业价值,郑和到时,他就是震撼了。这支海军太强大了,虽然沙米的喜不知道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但并不影响他运用郑和到访的国际影响来做文章,他目前要的事情就是展国力,以便对抗可能南下的苏丹国。远交近攻,与大国为伍,共御强邻。郑和这次趁着国王高兴,提出了要在古里建个下西洋的补及站。郑和说的天花乱坠(麻子跳伞),方便西洋之使,补及舰队之需,见证两国之谊等等等等。

“陛下,明朝使臣所提建筑城堡的事情,不可以答应。”沙米的喜手下主要的两个头目之一,候赛德怕明朝人过来驻军。

“陛下,候赛德大人说的不对,明朝军队也可以用来抵挡古尔伯加的骑兵。”另一个头目拜德鲁回话,古尔伯加是苏丹国的都城。

“两位大人,明朝人几次过来都只是为了香料,他们只是交换,没有抢,看来明朝人真的是很懂礼节的。”

“陛下说的很正确,郑和的军队足够横扫大陆,但郑和大人并没有让他的军队上岸。”

“候赛德大人,明朝人修城堡用的也是古里的石头,军队来了,也要喝古里的水,郑和也说了,他只要个修船和添水的地方。驻守军队人数,候赛德大人你去谈。”国王沙米的喜算的还是经济帐多些,一支小队伍在这里翻不起多大的浪,“就这样定下了,拜德鲁大人,给明朝准备的货物都送来了吗?”

“回陛下,都准备好了,不过这次随着郑和大人过来的,还有一位叫王动的商人,这个年青人带来了大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