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 (第2/4页)
香料这里是准备了不少,但瓷器丝绸他们也没少要。陈泽面对着锡兰山人莫名的嚣张也是很奇怪,王动到底要他过来干什么,此前陈泽到了锡兰山几次了,知道这里的情况呀,这次为什么要打前站。看着锡兰山人的样子,陈泽隐隐的又好象是猜到了什么,怪不得,静之要这么多兵船跟着他。这下他觉得责任更重了,于是,他在锡兰山与当地的王公贵族走动的更多更亲密了。
吴朝干在干什么呢?与日本人在一起的那段时光是吴朝干非常惬意的时光,日本人太尊重吴朝干了。虽然他手下地那帮兄弟们并没有怎么去打仗。九州岛上。吴朝干带着炮兵步兵和骑兵上岸之后,只是跟着少2家地在战场上与大内氏对峙过几回,就那样,已经把日本人吓的不轻了。
从日本回到夷洲,大部队在休整。调养了半个多月,六十多条船从夷洲出,带齐了各色人手。王厉,吴朝干和郑政,三人为领,带着两千多人去苏禄国,名义是西洋诸国的商队。当然了。他们这会全都穿上了西洋番国的衣服。特别是郑政手下的那帮人,大多是在西洋生活了多年地,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吴朝干紧张什么呢?毕竟以前自由惯了,东家抬举他,把他捧的很高,也是套上了笼头,看着手下的这帮人,他也担心,这么多人跟着他下西洋。跟着他的可都是从明朝过来的军人,能不能把他们全都带回来。他是相信郑政的在海上行船的本事地,这方面他不用担心太多。离开夷洲地时候,在澎湖,吴朝干碰到了一个熟人。一个他都快要遗忘了的人。他的师兄。他师兄告诉他,师傅在海上。三年之前,师傅很生气,不过现在好象气有点消了。师傅是什么样的人,吴朝干是知道的,说不定真的要弄个什么说法,要让他娶了那个女的,可别在海上碰到他师傅。
郑政的紧张是别人看不出来的,说起来也可以说是兴奋,王动给他指了条去澳大利亚地路。那里是个大岛,四周是海,岛上会有土人,可能会有敌意,此行主要是探路。王动没有郑和那么多擅长操船远洋之人,相比而言,军人是素质高可以信任的,所以这此大岛之行就拜托给他了。
去前年坐在明朝的船上,从暹罗赶去旧港会王动的场面他还记得,然后是在日本剿倭寇,然后是参加日本的海战,太爽太过瘾了。这会,居然轮到他带着两千多人,六十多条船,和郑和大人一样,四处巡游,现世界去了。
王厉这个小角色,还没有体会到自己已经处在了一个重大地历史事件之中,也没有想到,他地名字会因为此次现之旅而载入史册。他头疼的是,语言问题。他是个山西人,和一大帮南方人混在了一起语言真是个大问题。碰到了郑政这帮人之后,越地觉得南方人说的真是鸟语。出使朝鲜和日本,让王厉大长面子,而这次能扬帆万里,哈哈哈,太值得了。
王厉的紧张来自对陌生国家的惶恐,说来也是好玩,第一次与朝鲜国官员打交道时,他一点紧张都没有,面对日本人宗氏,少2氏等,他也是趾高气扬,可能是天然的中国、中央之国、天国的自豪感,但碰到了郑政手下的番人时,他的优越感居然没了。他此时没想通为什么,只是在担心,苏禄人是什么样子的,还要再往南,再往南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人。当然,王动若是在这里就会告诉他为什么,因为番人不懂中国文化,不会象朝鲜和日本那个敬重你。你有大道理讲不出,还不如吴朝干秀下武功,或是廖管家扔出几锭银子管用,或是赵大娘一身的丝绸出场管用。这才是你紧张的根源,说到底,就是你的心理素质不过硬。
马欢才知道陈泽去了锡兰山,那不太平,他们一行人刚从那离开,国王对阿拉伯人很尊重,同样也表现出了贪婪,对于马欢这种书生来说,他不喜欢。马欢同样也是才知道真腊和暹罗正在打仗,真腊他没去过,暹罗印象很深,佛国呀。马欢是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