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 (第2/4页)

轻松的就占领了伊利安岛的西哨。接下来。大队人马往东进。

郑政比阿玛更早得到消息,他们有商船去帝汶岛,结果被爪哇人扣住不放,等爪哇人占了活坎岛之后,商船才被放回。

多拉克岛上四周都警戒了起来,知道爪哇人要打过来。越来越多的当地人跑到了多拉克岛。似乎他们也知道,这里可能更安全。王厉自然是造单全收。反正这里天热,随便哪一躺都能住人,且他一直在搞建设,房子盖了不少,也缺少劳力。

阿玛的军队全都驻守在他的部落总部巴迪,这个迪古尔河边的城镇一下子迎来了五万军队,把这个地方塞的满满地。巴迪修了简单的防御设施,阿玛这会也是信心满满,就等爪哇人的到来。

爪哇人来了,来的是亲王和大王子的联军,共有八万人。这会风向已经改了,整个伊利安岛四周海域都是风向西北,所以自多拉克岛往西北的极乐半岛是顺风,他们自然是要在打完阿玛之后,顺风往西北,去讨伐另一个部落。这一点倒是与伊利安岛上地人猜测地一致。

主攻的对象是阿玛,但在谁作主力方面,大家却都在相互推让,意图也是很明显,想借着阿玛,把对方消耗一下。

四月中,联军登陆后,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挡,已经推进到了离巴迪城三十里地地方扎营了。

联军的进展让郑政王厉开始担心了,都知道爪哇人不安好心的,他们自然是不希望爪哇打赢。王动不在的情况底下,与爪哇开战,他们还是没这个心理准备,郑政是不怕打,在他眼里,爪哇只是人多,真打起来,不见得能干的过自己和刘山的联军。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并不是军队列开打起来那么简单,从暹罗与真腊的战事大家就清楚了,战场上看到的只是表面,真正是什么在角力,还要跳到局外来看。至少现在的暹罗、真腊、占城和满剌加是知道了,周边国家中,小小的龙城绝对不可以小看。

巴迪城不大,一边是山,一边是河,另两边是茂密的森林。这个小城,在此之前只是个大的村寨,如果从一边的小山上俯看非常的美。这会已经成个要塞了,豪沟、木墙一应俱全。

阿玛的儿子很多,儿子多的好处是,打仗的时候能帮上忙,一人领一支军队,分别驻扎在马迪城的各处要害位置。他派到多拉克岛上的两个儿子,一个被留在那里,继续负责阿玛与汉人之间的生意往来,另一个则被喊了回来带兵。

联军的进攻计划很完美,那就是两边夹击,先是大军把这个小城围上,然后再从陆地和水上同时动进攻。

四月二十日。联军完成了合围,迪古尔河上战船密布,全是联军的船只。这才十里多一点地水面。居然一下子挤了五百多条船,船几乎是排挨在一起排在水面上。

联军的构成是这样的,亲王有战船四百条士兵五万人,大王子战船两百条士兵三万人。在合围地时候,亲王负责一边山和森林,余下的交给大王子负责,而且,战船全都交给了大王子去指挥。

自帝汶岛过来,一直没与阿玛的水师交战过。联军并不知道阿玛把船都调到北边去了,所以他们在船上还是保留了不少士兵,担心阿玛的躲在哪个沼泽或水湾。

十多里的水面,布置了六面多条船,船队前军是亲王的战船。船上士兵不多,而后军才是大王子的船,船上他可是保留了整整一万人马,所以他投入到陆地上的人只两万人。大王子的想法是,阿玛地船可能在上游某处,如果水上打起来,叔叔的船在前面受死先。在爪哇这个千岛之国,军力排第一的并不是陆上的士兵,而是船。亲王四百多条船上只五千人马,他的想法是,船上有有射射箭就行了,挡着不让阿玛到时渡水而逃就行了。阿玛可没想到要逃,更没想过这仗会输,他信心十足。

四月二十二日,围城两天之后。联军动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