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 (第3/5页)

为有岳阳楼的缘故,因为巴陵城在洞庭洞边,这里往来不是有商人,不是文人,就是江湖客,这些人是放浪的,故这秋红苑也是很放浪。

听得王大掌柜过来,一下子没客人的姑娘都过来看,这下把王动弄的不好意思了,不用说,他词名在外。

雅间,秋红苑大娘莺莺燕燕的喊了一大帮人过来,结果除了董标以外,一人两姑娘,左一个右一个,另外还有几个在边上操琴唱曲作陪,更有一个拿着笔墨在边上候着,就等着大才子什么时候兴起赋诗一度词一曲。

王动看这架式,马上开始推广敲棒子,他不想玩什么酒令,这些他玩不过明朝人,行酒令,他连薛蟠的本事都没有。

几下一敲打,酒也卖了不少,大娘也开心,“今日大掌柜过来就行了,听得大掌柜到了巴陵城已经有些时日,居然不愿移步秋红苑,苑里的姑娘可是哭倒多人噢”

“有吗,哪里有?这里哪位姑娘哭倒,王动打赏银两。”

“银两就不用了,王公子能赐曲赠词是真正看得起秋红苑,看得上秋红苑的姑娘。”

“哈哈,那还不是小事,张嘴就来。”

一听得大才子要写东西,大家都静了下来,王动把杯中酒一饮,脸红红,以手打节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王菲版苏轼词,王动这一唱,把从人唱的呆掉了。董标能坐到舵主的位置,靠的是功夫,还有就是他的手段,他不懂这些曲词,但他也是个场面上的人,不懂不会装,但知道不出声,笑着喝自己的笑。其他们可都是知道这词的,早先词就是歌词,都是可以唱的,所以才有壮汉持铜琵琶唱大江东去,有二八佳人操琴唱寒蝉凄切,但到元明时,词已经成了一种文体,慢慢的,原先的曲都弥失了。后世王动所知的也只有白石道人的工尺谱《扬州慢》。这会他唱苏词,可说是别开声面,个个听得如痴如醉,原来词也是可以这样唱的。当晚王动走后,在房间里所有的姑娘聚到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唱的不对大家改,把王动今日的腔词又找了一遍,然后记下曲谱。晚上开始演练,

第二日,王动一众人又去了秋红苑,不过这次同去的还有巴陵县令,父母官逛妓院还是第一次,没办法,王动说了,大人也是管事之一,如今去秋红苑是议事,潇湘记出钱,秋红苑出人,漕帮负责管理,岳阳楼前将常年驻着四艘画舫。因靠着岳阳楼,所以这税金如何收取,要大人过来议一下。

其实也没议什么,大人不大会算经济帐,只是拉他过来走个场子,要让街面上所有的商家都知道,以后只要沾着岳阳楼的每一份生意官府都要过问,每一分税钱都是官府都不会落下,不会再有搭便车,不会再有吃白食。当然,这位县官大人,若是知道,今夜的秋红苑之行,能让他日后丢了官帽,估计打死他,他也不会去的。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五七节 新税新街】………

巴陵县潇湘记听涛居里坐着楼前街管事会的成员,两位大人,程机,潇湘记以王动为代表,但王动也说了,此后将交给旁人去管,所以潇湘记的陈三公子也在,大秦掌柜也落了座,洞庭鱼行的陈老板,一个胖子,还有那位曾先生,这顿饭算是潇湘记请了。

第一次管事会议事,很顺利,两位大人没什么好说的,要议的东西,他们早就很清楚了,曾先生不大懂,他只要护着岳阳楼就行,只要提到花多少钱去修整岳阳楼,怎么建碑廊,修凉亭,这些个东西,他都同意。余下就是那个鱼行的陈老板,他好象也是很有钱,基本上也不反对,议的出奇的顺利,当然了,两位大人和王动都清楚,这次议事只能出些意向性的东西,关键还要这街上绝大多数商家同意才行,因此最热闹的应该是今日晚上。

果然,议事会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