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4/5页)

都没那么容易了。”韩爌摇摇头说道。

“下官以为,陛下这是要走上穷兵黩武之路,汉唐都以强亡,难道陛下忘记了吗?作为御史,臣有必要规劝陛下放弃这样的想法。”说话的是黄尊素,他抢先说道。在后世有东林六君子和东林七君子的说法,这第七个就是指的就是黄尊素。

第一百章 颜思齐

“我觉得黄御史所言极是,我听闻陛下在木邦强虏妇女嫁给当地百姓,逼迫木邦百姓修棱堡,修驰道,一时间死者无数。我等作为臣子,应该规劝陛下明圣学以端治本,躬圣学以建治要,崇圣学以需治化,陛下应该修德治心,亲近儒臣,而不该听信熊廷弼等人的话,做此等有伤天理之事。”刘宗周可以算是守旧派的代表,但他又不同于那些所谓的卫道士。

“规劝陛下一事,得从长计议,不可急于一时。”韩爌规劝道。

“我以为趁陛下所陷不深,正是规劝之时,我明日就会上奏章。”刘宗周说道。

韩爌见规劝无用,也不多说了。在这里他算是最了解朱由校和刘宗周两个人的,他知道刘宗周为人固执,坚持仁义治天下,跟朱由校的想法已经相去甚远,朱由校一直想的就是改变大明的现状,从他一系列的新政就能看得出来。

韩爌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朱由校要再次征召刘宗周?

要说刘宗周做学问的能力绝对是当世无双,连他都非常佩服,但刘宗周却不适合当官。这时韩爌有个不可思议的想法:难道皇上就是让刘宗周来整顿国子监的吗?难道就是让刘宗周来背国子监这个锅的?

国子监的问题盘根错节,积重难返,在整个大明,要说谁能治理得好,在韩爌的心中绝不会超过三个人,而刘宗周刚好就是其中之一。刘宗周为人古板固执,坚持原则,他为了要将国子监整顿好,可以得罪天下人,甚至是皇上。

而事实上刘宗周的确也得罪了许多人,从这段时间弹劾刘宗周的奏章就看得出来,这些奏章要是堆到一起有一座小山那么高。但刘宗周有个优势,就是他名扬大明,支持他的读书人同样也不再少数,双方可以说势均力敌。

正是这样,刘宗周在国子监的改革才能进行得下去。

让黄尊素没想到的是,朱由校已经影响到了黄宗羲。

说起黄宗羲就必须得提一下,在历史上,他远比自己的父亲有名,他被誉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如果没有满人入关,他在历史上地位应该不下于西方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

而黄宗羲也算是东林党人,他曾经自评: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厕之于儒林。

当黄尊素回到家的时候,正好看到黄宗羲拿着报纸,眉飞色舞地在给自己弟弟讲述木邦之战,而且对朱由校的那篇论疏非常推崇。如果报童看到黄宗羲,就知道黄宗羲就是一次买他两张报纸的人。

黄宗羲现在还只有十四岁,正是容易热血上头,极其冲动的年龄。对于木邦之战的观点,严重受到了朱由校的影响,看到木邦之战的报道,他都有冲动地想去当兵的想法。要不是家教极严,从小就将黄宗羲培养得比同龄人理智得多,他真的会离家出走去当兵。

“麟儿,你跟弟弟们在讲什么?”黄尊素问道。

“父亲,我跟弟弟在讲木邦之战,以及皇上关于木邦之战的论疏。”黄宗羲恭敬地回答道。

“麟儿,你是如何看待木邦之战的?”黄尊素问道。历史上的黄尊素在教育上是很有一套的,五子个个都才华出众,聪慧异常,长子黄宗羲、次子黄宗炎、三子黄宗会兄弟三人人称“浙东三黄”。

“孩儿以为缅贼乃寡国小民,但自万历年间数次对帝国用兵,帝国已丢地几千里,可见其心之贪,其志之大,不可不防,皇上此次出兵木邦,不但可以震慑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