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4/4页)

和丫头们的无情地死亡,他曾经又一度“悬崖撒手,情极之毒”,看破了,按脂批说。但是曹雪芹没有停留在这里,而是让他在空门里边找不到出路,又回到人间,仍然恢复了那样一颗充满同情的心,这就是情的价值观的了不起。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的许多问题,不就是这个问题吗。我们现在呼唤爱心,同情心,我们这个社会的许多问题都是这样的,那么这里我联系一个具体情节,来阐释一下这两种价值观。

比如说林黛玉之死,我们曾经很赞赏高鹗的后四十回的写法,认为那个控诉了封建礼教。当然在这个浅的层次上,可以这样说。但是你要注意,从根本的价值观上来说,林黛玉最后是无情了,她最后是误会狠骂了宝玉,“宝玉、宝玉、你好……”,那潜台词就说你好负心,你怎么扔下我跟宝钗结婚了。所以最后又是焚诗又是撕手绢,林黛玉最后是含恨而死。最后她是肯定了一种恨,不是肯定爱。而原著的眼泪还债,恰恰相反,它是以爱作为最后的结局,因为你林黛玉的前身降珠仙草,欠贾宝玉前身神瑛侍者的人情债,人家用仙露水来灌你,人家对你有恩,所以说我一世要用眼泪还,所以最后原著写林黛玉的死,她是为了贾宝玉的安危担心哭泣而死的,是一种自我牺牲式的爱,绝对不是误会贾宝玉,她自己牺牲了,她最后是充满了对贾宝玉的爱而死,他肯定爱的这样一种价值观。最后你到底是肯定恨?还是肯定爱?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为什么恐怖主义那么厉害?恐怖主义的罪不就是恨吗?你无论是伊拉克,还是俄罗斯、车臣,不就是恨吗?我要报仇雪恨,而一切的宗教都在肯定爱。佛教说慈悲,基督教说圣爱,伊斯兰教也是强调宽恕爱,都是要肯定情和爱。包括咱们私人之间交朋友,这个人可交,这个人不可交,我也不是直感,这个人太自私太冷酷,没有爱心。这个人可交,他很富有同情心。最后价值观就是一个字,这很重要的。所以他要肯定痴、肯定情、肯定爱。痴就是情爱的极致,你对一个东西专致到极点才发痴,所以《红楼梦》里面出现了那么多痴。像龄官爱上贾蔷,不是龄官画蔷吗?贾宝玉看着她发了痴,龄官全部的心都到了贾蔷身上了。所以作者通过一系列情节,肯定这样一种爱的价值,而是这种爱价值观,带有从根本上修正中国传统文化某些缺陷的这样一种作用的。你说曹雪芹超不超前?是不是非常深刻呢?当然由于他是用一种艺术的方式表达的,他不是那种教条和概念,我们大多数人又没有理解到,如此而已。

过去我们一说到佛教和禅,总是说成消极的,又是一切皆空,但实际上这个是不全面的,佛教它是要慈悲要入世的。而最重要的,你要在每时每刻的禅,禅是说日常挑水打柴都是参禅。佛祖是谁呀?你家里的老母就是佛祖,你对你的母亲孝顺,那这就已经达到佛的境界了,不是说你那些什么理论,什么参悟,而我们看贾宝玉的痴,他那个意淫和情不情,就是这样一种境界,意淫是什么?情不情是什么?不管对方如何不情无情,我永远用一腔情来体贴对方,为对方着想。你看《红楼梦》里边写了多少这样的故事来证明它呀,晴雯撕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