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督师密折 (第2/3页)
咱们手下的御史言官们,抓紧收集魏渊不尊法礼的佐证,待到时机成熟,好好参他一本。”
“是大人,谦益这就去安排!”
乾清宫东暖阁内,跪在地上的陈新甲一遍又一遍的看着王承恩递过来的密折,汗水不禁慢慢从额头上渗了出来。
高坐在龙椅之上的崇祯皇帝,面色凝重的盯着下跪的陈新甲,良久之后开口问道:
“这件事你怎么看?”
被皇帝这么一问,陈新甲忙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俯身在地回答说:
“陛下,兹事体大,还需进一步调查才是。”
崇祯听罢沉默不语,不置可否。
陈新甲手中所拿密折,为洪承畴所写。在密折中他先是大大的夸赞了一番魏渊在此次辽东战役中的勇猛表现,但接下来话锋一转,提到了一个要命的问题。
洪承畴在密折中指出,魏渊手下的李定国、刘文秀乃是流贼张献忠的义子。
其实收降流贼为己所用,本也不是什么捅破天的大事,可关键在于这事得上报朝廷,需得到兵部的正式批文才可为之。
魏渊如此私自将流贼编入自己账下本就坏了朝廷的规矩,更何况被收降之人还是大流贼张献忠的义子,要知道,当年李自成、张献忠可是烧了凤阳老朱家祖坟的主,如此一来,在这件事上魏渊可就说不清了。
不多时,崇祯一言不发的离开了东暖阁,王承恩上前搀起了跪在地上的陈新甲。
“行了陈阁老,万岁爷已经起驾了,您老也快起来吧。”
跪的久了,加上紧张,陈新甲出了一身的虚汗,被王承恩扶着,这才勉勉强强的站了起来。
他深知洪承畴这封密折的厉害所在,弄不好魏渊可能会有牢狱之灾,依着崇祯皇帝的性格,他这个举荐人自然也好不到哪去,看来为今之计只有早做打算了。拿定主意,陈新甲拜别了王承恩,急匆匆离开了宫城。
辽东的大地上,一场大雪刚刚下完,银装素裹的城池看起来宛如一幅泼墨画般,既庄严又充满意境。
义州城上旌旗招展,一队队军士步伐整齐的在城内巡逻。尽管天气严寒,但士兵们的精神状态都非常的好,军威严整,口号响亮。
义州城中原本的校场面积狭小,魏渊进驻义州城之后,对城池进行了重新规划。他以原有的校场为基础,大刀阔斧的将四周满清将军建造的宅院全部拆除,兴建了一座大型校场,每日他便在新建的校场之上练兵习武。
此刻,在这座大型校场之上,不时传来士兵们一阵阵的叫好之声。原来,一场精彩异常的比试正在进行中。
只见校场东侧李奉之指挥着60名军卒,以每12人为战斗单位,聚团列阵;在校场西侧则是刘文秀率领的60名军卒,这60人为清一色的骑兵,烟尘滚滚之下刘文秀指挥着手下的骑兵快速向着李奉之统领的军士冲来。
由于是训练,这些军士手中拿的当然不是真刀真枪,而是用木棍制成的训练武。不仅如此,每名军士的腰间都配有一枚腰牌,按照魏渊的规定,腰牌被夺走即为“被杀”,将失去在校场上对战的资格。
刘文秀擅长骑兵,而李奉之更优于战法。于是魏渊便各给他们60人,让这二人好好较量一番。
刘文秀麾下的骑兵各个骑术精湛,只见这些人在刘文秀的指挥下左右散开,绕着李奉之列阵的队伍跑起马来,借以寻找战机。按照他们以往的经验,骑兵对战步兵,两翼包抄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战术,凭借着骑兵优秀的机动性与强大的冲击力,刘文秀自信在人数相当的情况下,自己不会败在李奉之的手下。
果然,在寻觅了一段时间时候,战机终于出现了。李奉之麾下有一队列阵的士兵渐渐偏离了大部队,刘文秀当即下令左侧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