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晋升之路 (第2/3页)
酒宴的气氛随着两位大佬的开怀畅饮而达到了高潮,大厅之内众位文武频频向魏渊举杯,以示敬意。喧嚣的酒宴从中午一直延续到了黄昏,直到将洪承畴一干人等送出城去,义州才又恢复了往日的安静。
华灯初上,夜幕下的义州同辽东大地上的大多数军事堡垒一样,在浩瀚的星空下显得渺小而孤寂。城中除了执勤军卒行动而发出的兵甲碰撞声之外,就只剩下小巷内的犬吠声了。
魏渊居住的是之前皇太极的行辕,此时这座刚刚从炮击中被修复的宅院内人头攒动。魏渊手下的诸位将士以及与魏渊相熟的友人,聚集于此为魏渊践行。
不同于午宴时的欢畅,屋内的气氛显得压抑而沮丧,特别是追随魏渊多年的张大强、武安国等将领,一个个都眉头紧锁,低着头默不作声。
魏渊刚想着要如何去劝慰手下的弟兄,突然门外传来了男子爽朗的大笑声:
“哈哈哈!恭贺侯爷晋升国公啊!末将琐事太多,得到消息紧赶回来,国公爷可得给我留壶酒啊!”
伴着声音,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武将披甲走了进来。魏渊一看,来人正是锦州总兵祖大寿,跟他在身后的还有曹变蛟、马科等人。
自从满洲退兵之后,这几位总兵便遵照洪承畴的军令,频频出击收复失地。他们听闻魏渊将要回京,便率领人马赶了回来。
自从松山会战之后,不论是之前就欣赏魏渊的曹变蛟,还是同魏渊不对付的马科,都从心底里佩服这位战场之上勇冠三军的少年英雄,也都将收复辽东的希望寄托在了魏渊的身上。没想到刚刚打了胜仗,魏渊便被召回京城,这令众位将领心中大为不满。
众位将军刚刚落座,马科便忍不住说:
“也不知道朝廷是怎么想的,当下如此大好局面,正是乘勇而进,一举收复辽东的绝佳战机,可偏偏这个时候把侯爷给叫回去。”
孙传庭吃过这方面的亏,他立刻出声阻止道:
“马总兵慎言国事。”
曹变蛟也是性情中人,听了马科的话,点了点头赞同的说:
“马总兵此言不差。孙将军无需多虑,曹某人相信今夜在这屋内的都是自家弟兄,直言无妨。”
孙传庭还想再说些什么,只见魏渊起身抬手制止了他。屋内众人将视线齐刷刷的聚集到了魏渊的身上。
“是我自己要求回京的,圣上也曾再三挽留。”
此言一出,曹变蛟、马科等人都露出了不能理解的表情。魏渊并不在意众人的惊诧,他继续道:
“不论是在辽东还是在京师,我魏渊的心都是同诸位弟兄在一起的。”
这时,早已忍耐多时的张大强起身说:
“俺不管,三爷你去哪俺就去哪!这官啊,不当也罢!”
说着把头上的盔甲摘了下来,狠狠扔到了地上。张大强的话和行为立刻在房间内引起了共鸣。武安国、秦牧阳、莫笑尘等武将纷纷起身。
“对!大人去哪我们去哪!这官不当了!”
魏渊自然知道手底下兄弟心里的苦。大明朝廷实行的是卫所制度,魏渊虽能按照自己的思路来改造军队建制,可说到底他以及手下这些弟兄们还是大明军事体系中的一部分。没了兵权,除了自己的私兵之外,其他人同魏渊可以说没有任何关系了。
此番锦州大捷,魏渊为张大强、武安国等手下的弟兄都请了功,兵部的嘉奖任命也都已下达。朝廷新设义州、小凌河两卫。武安国担任义州卫指挥使,秦牧阳任义州卫指挥同知;小凌河卫的指挥使由张大强担任,莫笑尘则出任指挥同知。
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人如今都是蓟辽总督洪承畴的手下了。这怎能不让这些跟随魏渊东征西讨的弟兄们内心感到难以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