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部分 (第2/4页)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就写在体育系统所有运动员额头上的字眼,除了极少数天才决绝的家伙能运动场上成功以后还能自发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可以说大部分专业运动员离开运动队退役以后,基本上都是和社会谋生技能脱节的。

谁叫他们从少体校开始就把所有的精力放到了训练比赛中呢?

而且对于胜者为王的体育系统来说,绝大部分运动员在从地方到省级、国家级乃至全世界范围的各级比赛中不断攀爬的过程中,绝大部分都会失败的跌落。

体育系统的残酷,在座三人最明白不过,哪怕眼前这些看起来很有前途的孩子,他们都清楚这数百人里面能有三五个走上职业赛场拿上高薪,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比例了,大多数都会倒在伤病、失败和无法坚持的道路上,以往这些孩子都是成功者脚下的垫脚石,能有牵牛那样还在业内混口饭的都是好出路了,一个比一个惨的退役运动员例子在网络上很常见,更别提某些因为药物伤残的运动员连做个普通人都是奢望了。

专业体育运动就是这么现实无情!

所以白浩南从一开始就把整个训练营的体系分成了每周课余来免费训练的少儿爱好者,和极少数完全集中的有天赋孩子,只是最近合并了马儿的足校,这么多孩子必须要找到新的两不误方式。

这就是他给老于和老陈都提到自己走上教练道路的第一步,带着一队孩子,为林城小学打出名堂,尽可能给自己积累点噱头的同时,也要把这种模式摸索出来推广,在这个庞大的国家,只有先获得成功的范例,才有可能得到全面推广,无论是训练营内部还是国家层面的推广。

这比他之前决定自己从萌芽一直带着一支队走到最后,已经提前了三四年的时间,他甚至不介意如果能成功在林城小学用六七年时间,把这批孩子慢慢带到当打之年,自己最大的优势可能就在于会逐渐积累起一大堆训练营支撑的青训队伍,让手里的梯队拥有不停造血更换新人的可能性。

直到走向职业俱乐部!

思路是好的,但实施起来连白浩南自己都知道一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变化!

他们所有人最坚信的恐怕都是这一点。

432、任何事情都可以换个角度看看,感受大不同

很多人梦想中可能都有《灌篮高手》、《足球小将》那样充满热血青春的运动和汗水,但把青训梦想落到现实中来,白浩南和他的伙伴们还是选择了最为精明的那一条。

国内表面上是也有全国性质的中小学足球比赛,可是和日本那种一共几十个县市的小国家相比,在全中国范围内所有几十万所中小学,不可能做到每所学校都能公平参与,不然光是操持这么个青少年赛事,也许运营费用就能比得上有些国家的生产总值了。

所以只能是全国部分跟体校、足协有关联的定点校园能够参与,多年运行下来,这实际上又成为一个封闭的内部体系,这就又走进了只有极少数孩子,还不一定具有足球天赋的孩子才能参与的运动项目怪圈里。

白浩南和马儿这小半年来讨论得最多就是这个问题,他们曾经也想过既然国家太大,那就搞地区性的小范围联赛,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队伍都想过,特么那些欧洲国家人口还不到蓉都省几分之一几十分之一都能打进世界杯,能不能某个省份就仿效国外小范围的搞。

最后这个思路也被否定了,一来这种自立山头的事情不太可能获得管理部门认可,不认可就很难获得支持和市场运营资格,二来就算是认可了,马儿说市场很堪忧,一个独立的小联赛运营起来那资金消耗跟流水似的,没有市场收入估计很快就会坐吃山空,那么多超级联赛俱乐部大老板支撑都不敢这么搞,现在还是不能太激进,选择依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