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 (第1/5页)
王画低声道:“勃泥青”。
然后站起来细细观看,应当来说,这两件瓷器各有风骚,不相上只二王画在细细观察它的风格会几圭画就断定它是州谢等山来的。有许多明显的特征,比如转接处的处理手法轻巧熟练,这是也越窑瓷在唐朝时胜过定窑的地方之一。还有花纹的雕刻手法,北方人更大气一点,但南方窑花纹都比较纤细富丽。以及它的造型还有上釉手段。
尽管越窑现在还是继续烧青瓷,但这件瓷器无疑是越窑生产的。
还有一条重要的理由,那就是突厥人从约战到现在时间并不是很长,如果在国内生产,建窑开炉。聘请窑工。以及技工,还有将瓷土运回去。一是突厥时间来不及,二是手续繁琐。如果他们通过一些手法,买下一两座瓷窑,加上南方不是唐朝的政治重心,管理疏散,不但变得简便,最主要这些瓷窑以后还可以为突厥人带来滚滚财源,这中间只要找一个代理人就行了。
王画无动于衷,挥手道:“第二件吧
第二件是王画上来的是一件白瓷。
这是一件仿宣德白釉的代表作之一,白釉暗花双耳扁瓶。
真正的甜白瓷,而且王画也采用了宣德年间一种新的上釉方式,荡釉,这种方法使器物足内与底面变得更加均匀光洁。瓷瓶本身上为圆形,下为概圆形,中间略鼓,方圆足,颈与肩部两侧有一带耳,通体白柚。釉下暗暗刻缠枝花纹,如果不注意都分辨不出来。
这件瓷瓶也恐怕是现在世界上最好的白釉瓷器,在阳光的照耀下,如羊脂如白玉一般,甚至连白玉都没有它光莹润泽。
“好瓷器”众人啧啧赞道。
张嘉贞皱着眉头,好瓷器。好瓷器还没有拿出来,等会儿,你们慢慢赞吧。
大家再次看着莫贺干,莫贺干也是一脸慎重,他想了想,低语了两声,两个人抬出一件瓷器,
刚才第一件瓷器两者都是以青花图案取胜,可第二件瓷器都是化繁为简,以柚色造型取胜。这是一件青蓝釉瓜棱荷叶盖罐。通体以瓜棱形为纹样,鼓腹。附有荷叶盖。胎体厚重,造型雄伟气魄,但又不失其秀雅轻巧。特别走出现了一种新的柚色,似蓝似青,色泽亮丽。
王画再次观察了一下,这让他更加断定是越窑瓷了,特别是这种荷叶形盖,虽然对突厥人十分地不满,都有许多小姑娘们看了忍不住流露出喜爱的神情。这正是南方瓷器现在造型中的大成之作。
还有釉色,这是一种孔雀蓝釉混和彩瓷。本来这种釉色最早是在南宋时,在金朝出现的,直到元朝的发展,到了明朝后才成为中国瓷器大家族中的一今生机勃勃的新品种。
除了单色釉孔雀蓝瓷外,还有孔雀蓝青花,后者难度更大,是明宣德年间官窑大量技工研发,才取得历史性的突破。还有混合色,这件瓷器只是原始地与越青混合。也许在现在老百姓眼里看着很惊奇,但在王画眼里却有许多地方一无是处,最高明的混合釉,是在单色釉、柚下青花烧制获得稳步进展之后。御厂工匠再次尝试把孔雀蓝与黄、褐等低温彩釉结合,共同装饰素三彩瓷,甚至作为低温釉上彩运用到五彩器中。填补了当时的蓝釉上彩空白。
勉强算不分胜负吧。王画挥手拿上来第三件瓷器,要彩瓷好看吧,让大家好看一下。
明朝素三彩大成之作一明朝嘉靖年间素三彩观音坐像!
这是一件民间作品,一不是官窑,二更不是御制用品,然而它的拍卖价格仍然达到近两百万人民币。无他,工艺造型色彩!
观音端坐在莲座之上,通体除观音肉身外通体施绿、茄皮紫、黑与白柚色,塑像面部表情栩栩如生,威猛异常,底座上还有三条金爪龙跃跃欲试。似乎随时破座而出。
所以说不同的年代,审美的观点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