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部分 (第2/5页)

就随着他们去,咱们在一侧冷眼旁观便是。他们想要请客便送请柬来,怕了贾似道就也罢。难不成某叶应武身为大宋沿江制置大使,还愁吃不起一顿饭!”

应了一声,杨风刚想要离开,叶应武接着补充了一句:“另外如果他们想要宴请的话,就只能选择临安城中酒楼或者西湖上画舫了,而且对于贾似道来说无疑画舫更容易做手脚,务必要小心谨慎。”

急忙点头,杨风突然间想起来什么,竟然顿在那里。

叶应武微微皱眉:“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杨风迟疑了片刻,终究还是低头开口:“不知道使君对于皇城司杨家了解多少?”

“杨家······不是只有你们一脉相传了么。”叶应武诧异的问道。

杨风咬了咬牙:“此言不假,但是实际上皇城司还有一路杨家,只不过向来不为人所知。而且皇城司也很少动用这一家的力量,因为这一家可不是什么平常人······”

“不是平常人,姓杨?”叶应武一怔,脑海中隐隐勾勒出一道身影,只不过不知道杨风所说是不是这个人。

“这一脉杨家代代皆为绝声之人。”杨风轻声说道,“虽然和我杨家二百年前曾经同为天波之后,但是在十余代之前就已分道扬镳,某所属之杨家不再承认这一脉人,而这一脉人随以杨姓传承,却也自绝于世,不以杨家后人自居。但因其绝声,故每一代虽只一人相传承血脉,但是却是皇城司当中掌管机要之人,武艺高强不说,又对皇城司忠心耿耿。”

叶应武瞳孔一缩,却是忍住了那个即将蹦出牙齿的名字。

“这一代绝声杨家人,”杨风接着说道,“唤作杨正。”

心中猛地揪了一下,叶应武默默的侧头,窗外西湖上已经热闹起来,风帆鼓风,一直延伸向青山脚下。(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章 晴午归棹声

ps:第二更晚7点,老套路

杨正,没想到我们竟然会在这个地方以这种方式相逢。

叶应武忍不住自失一笑,对于这个名见于史册的聋哑英杰,他还是很敬佩的,毕竟历史上也是崖山十万死难将士之一,为这个王朝和这个国家拼尽全力。更主要的是,多年以后他的子孙曾经帮助淮上布衣朱重八将曾经击败父辈的蒙古击败。

“说来说去,某怎么发现这临安便是你们老杨家的人在搭台唱戏?”叶应武突然间发现了什么,笑着说道,“杨正不说,杨亮节和杨镇是站在大宗正那边的,还有你杨老统领,所谓三羊开泰,这场大戏可真是热闹啊。”

杨风怔了一下,有些无奈,因为祖辈断绝关系,他和杨正实际上也是非亲非故,而和身为皇亲国戚的杨亮节、杨镇两人更是没有一丝半点儿的血缘联系,甚至杨亮节和杨镇两人本身也没有什么关系。

仿佛是老天爷开了一个玩笑,把这临安变成老杨家大打出手的战场。

叶应武轻轻咳嗽两声,让杨风猛地回过神来,“刚才开个玩笑,既然不知道大宗正怎么搭台,也不知道贾似道打算怎么拆台,那咱们就严加提防自己这一亩三地上的事儿,有人送上门来谢天谢地,没有人搭理咱们也是再好不过。”

杨风点了点头:“不知使君可还有吩咐。”

“没有了,”叶应武笑着说道,站起来伸了一个懒腰,窗外不知不觉已经是艳阳高照,“这就已经快正午时分了,走,咱们去熙春楼,怎么着也得大张旗鼓,大宗正不是想要逼着某和贾似道一决雌雄么。”

嘴角边浮现一丝得意,叶应武看着窗外景色:“那咱们索性将计就计,然后抽身而退,就让这些皇亲国戚先去探探贾相公有几分底子!”

微微一怔,杨风不得不赞叹自家使君还真是还击的毫不留情。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