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合肥战事起 (第2/3页)
山各筑城一座,派留略、全端分守东、西两城,各带兵千人,自己则率兵返回建业。这一举措,既巩固了边境的防御,又展现了他的深谋远虑。
然而,魏国却视东吴的举动为对其疆土的侵犯。魏大将军曹绫耻于受侮,他决定借吴国政局不稳之际,乘机攻吴。镇东将军诸葛诞提议三路进军伐吴,西路和中路分别由王昶、文钦为诱敌,攻打南郡、武昌;在东路,诸葛诞与胡遵为主力攻向东兴。
十二月,曹绫发兵三路攻吴。西路王昶攻南郡(今湖北荆沙)、中路文钦攻武昌(今鄂州市),东路杜预进号为都督,统征东将军胡遵、镇东将军诸葛诞伐吴,率步骑七万攻东兴,架浮桥攻东兴。
东吴军情告急,诸葛恪亲自率领四万援军到东兴,并命丁奉与吕据、唐咨等作前锋,攀山西进。因山路狭窄而缓慢前进。丁奉亲率三千人赶往,下山后改坐舟楫顺水而下,两日到达东兴并占据徐塘。
因天降大雪,胡遵等人喝酒而毫无戒备。丁奉率本部人马轻装突袭魏军营垒,吕据、唐咨等部也相继到达。魏军见状便惊恐慌而逃,因争渡浮桥超载而断,落水及互相践踏的死者有数万人,魏将韩综、乐安太守桓嘉先后遇溺,毋丘俭、王昶等得知东兴兵败,皆烧营退走,并留下大批军需物资,被吴军缴获。
吴主孙休进封诸葛恪为阳都侯,加封丞相、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并赐金一百斤,马二百匹,缯布各万匹。
然而,在东兴之战获胜后,诸葛恪却产生了轻敌之心。他开始对自己的智谋和军事实力过于自信,认为东吴已经无敌于天下。
一天,诸葛恪在营帐中与将领们商议战事。他自信满满地说:“魏军已经败退,他们再也不敢轻易侵犯我们的边境了。”
一位老将领担忧地说:“将军,虽然我们在东兴之战中取得了胜利,但魏国实力强大,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啊。”
诸葛恪微笑着回答:“放心吧,我已经有了应对之策。只要我们保持警惕,加强边境防御,魏国就无机可乘。”
然而,这位老将领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胜利后的诸葛恪过于自信,他没有意识到,战争的变化莫测,只有保持谦虚和警惕,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合肥新城保卫战**
在东兴大胜之后,吴将诸葛恪野心勃勃,决定围取合肥新城,意图进一步扩大战果。面对吴军的汹涌攻势,张特与将军乐方等人临危受命,带领三千勇士死守合肥新城。
此时,合肥新城内的局势异常严峻。吏兵疾病缠身,战死者已过半,而诸葛恪却毫不留情,指挥吴军起土山急攻,城池摇摇欲坠,似乎随时都可能陷落。
张特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如潮水般的吴军,心中却并未慌乱。他深知,此时唯有智取,方能保住合肥新城。于是,他心生一计,决定使用缓兵之计来拖延时间。
他派出一名使者,向吴军传达了他的“投降”意愿:“如今我已经无心再战了。但魏国法律规定,被围攻超过百日而救兵仍然未至者,虽然投降,其家属也不治罪。我自受围攻以来,已经九十多天了。这城中本来有四千余人,战死者已超过一半。城虽然失陷,但还有一半人不愿投降。我要回去劝说他们,逐一辨别善恶,明天一早送名。请先把我的印绶拿去当作信物。”
吴军将领朱异听后,半信半疑,但并未接受张特的印绶,只是暂时停止了攻城。张特见状,心中暗自庆幸,他知道自己的缓兵之计已经奏效。
趁着夜色,张特带领士兵们拆下房屋建材,迅速修补城墙的破损之处,并修了两重城墙,以增强防御能力。
第二天清晨,当吴军再次来到城下时,张特站在城墙上,高声喊道:“我但有斗死耳!”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是在向吴军宣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