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千堡之乡 (第2/2页)

村潘家堡子与苏家堡子腹背相连,中间仅隔2米许,堡门南北各一,均为边长30米的四方堡,环壕、望楼齐备。潘氏与张氏互为姻亲,世代和睦相处。更小者如安家川村的家堡,东西长22.4米,南北宽18.4米,有效使用面积只有0.6亩。堡墙高8米,厚3米,北墙开堡门。另建普通围墙,圈围家堡于其中。虽然袖珍,却是按规范夯筑并具有防护功能的堡城。其中蕴含有大量的地方历史信息,包含着数百年来陇原中部地区的社会发展及政治军事状况的具体历史情节,而且能够看到古代与近代,地区历史及民族的诸多连接点。因此,在历史动乱和当今安定和谐局面之间,不仅能找到感性认识的材料,也能归纳出诸多的理性观念。

清康熙四十六年(1781年),渭县及邻近地区回族群众因教派冲突而引发事件,并遭清军镇压。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回军7000多人据守渭县寺子川乡的石峰堡,遭遇大军围攻。爆破,死伤惨重。同治年间,甘肃发生了大规模的反清回变,事变过程中,也出现了民族仇杀。从同治元年至同治八年(1862年—1869年),渭县连年兵燹,大部分民堡都有过攻守经历。诸如“南家石堡陷,死民两千余”,“西乡十余堡皆破,共死伤民一万多人”,“攻陇阳堡,未克”,“夜入渭阳堡,民勇力战获胜”之类的记载触目皆是。所记发生于全县民堡的攻围事件不下百起。在这些攻围事件中,不论是村堡还是族堡、家堡,都发挥过重要的军事或准军事作用。

时过境迁,如今这些堡子孤零零的,似乎和父母亲一样,守望着这块天地,堡子旁的这块天地,也失去了曾经的辉煌,就是临近的那些地也都变成了草畜地,一行行的苜蓿,静静地,在微风中摇曳着。那些飘飘然的野鸡们,悠哉悠哉地,从苜蓿花里踱出来,呼朋引伴,在这静静的、空旷的山野里,做着自己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