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参加学校宣传队去各村子演出 (第2/3页)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与潮湿的气息,让人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

炕桌,这个农村特有的家具,此刻显得尤为沉重和黯淡。它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油垢和岁月的痕迹,黑得几乎看不出原本的颜色,仿佛每一道裂纹都在诉说着往昔的辛劳与不易。碗筷随意地摆放在桌上,边缘磨损,表面似乎还残留着上一餐的痕迹,即便是用清水冲洗过,也难以抹去那份沧桑感。这样的场景,与我们平日在家里熟悉的干净整洁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心中不禁泛起一丝酸楚与不适。

午餐时分,主人端上一盆粗糙的粗粮饭,一盆炖得软烂的豆角,没有华丽的摆盘,也没有精致的调味,一切都显得那么质朴而原始。我拿起筷子,尝试着夹起一筷子豆角,那味道,没有过多的调料修饰,只有食材本身的味道,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粗粮饭更是难以下咽,颗粒粗糙,难以咀嚼,与平日里习惯的白米饭相去甚远。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意,也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坐在这样的环境中,我的思绪开始飘远。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同样是食物,在不同的环境下,给人的感受会如此不同?是因为我们习惯了城市的繁华与便利,忘记了食物背后的辛勤与汗水?还是因为我们的心灵被物质所蒙蔽,失去了对简单生活的敬畏与感激?

,!

我抬头望向窗外,那片绿油油的田野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农民们正弯腰劳作,汗水浸湿了衣衫,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笑容。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生活的真谛——不在于物质的丰富与奢华,而在于内心的充实与满足。午餐虽然简单甚至难以下咽,但它却让我学会了珍惜与感恩。我开始意识到,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每一份劳动都值得尊重。同时,这次经历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包括那些看似平凡却实则珍贵的生活细节。

饭后,我们与主人聊起了家常,从他们的言谈中,我感受到了农村人的淳朴与热情。他们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却让我深受感动。我想,这或许就是生活的真谛吧——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这次农家午餐的经历,虽然短暂却深刻。它不仅让我体验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小学学校组织文艺宣传队进行巡回演出,不仅仅是为了丰富村民们的文化生活,更承载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教育目的。

传承文化,弘扬精神。京剧作为国粹,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通过孩子们的演绎,得以在农村地区广泛传播。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则以其激昂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激发了村民们的爱国热情和革命精神,让那段峥嵘岁月的记忆得以延续。

促进团结,凝聚人心。文艺演出如同一座桥梁,连接了城乡之间、邻里之间的情感。在共同欣赏节目的过程中,村民们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形成了更加紧密的社区关系。同时,这样的活动也增强了村民对集体、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教育启迪,培养情操。对于参与演出的孩子们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机会,更是一次深刻的教育过程。他们在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学会了团队合作、勇于担当,同时也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和文化的力量,这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深入困难家庭,传递温暖。在巡回演出的过程中,文艺宣传队还特别关注农村困难的家庭,为此特意安排我们去比较困难的家庭吃午饭。这一举动不仅让我们了解这些家庭的实际困难,更让他们感受到了集体对他们的关注,增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综上所述,七十年代农村环境下的文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