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只有我一个人的一节车厢 (第1/2页)
东北有文字记载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
据报道,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在辽宁省南部海城、营口一带发生73级强烈地震。震区面积为760平方公里,这次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的地区,是该区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由于我国地震部门对这次地震作出预报,当地政府及时采取了有力的防震措施,使地震灾害大大减轻,除房屋建筑和其他工程结构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失外,地震时大多数人都撤离了房屋,人员伤亡极大地减少。
地震之后几个月了,可是营口那边的消息是余震不断,说还有大的地震,这时已经到了暑假,我一定要去营口看看地震去,因为地震时长春的震感也很强。当时报纸也有大量关于救援灾区的报道。我十分好奇,就要去看看。父母不同意,和二姨联系,二姨也不同意,因为营口当时市民都要求住在防地震的临时搭建的棚子里。可是我坚决要去,父母拗不过我,只好给我买了火车票,带点零钱和给姥姥买些礼品踏上了开往营口的列车。
1975年,绿皮火车是那时代最普遍的交通工具,虽然它们的速度不及今日的高铁,但它们却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和希望。当我踏上那列开往营口的火车时,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与渴望。
火车缓缓驶出站台,车厢内空旷而昏暗,只有寥寥几名乘客。窗外的景色逐渐变得模糊,城市的风景被不断后退的农田和稀疏的村庄所取代。我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手里紧握着火车票,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随着火车的行驶,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车厢内除了我,只有零星的几个乘客,他们要么闭目养神,要么低头看书,没有人交谈,仿佛都在各自的思绪中旅行。我打开窗户,让微风吹拂在我的脸上,感受着火车前进的节奏,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等列车过了沈阳,这一节车厢只有我一个小中学生了。
“小伙子,你这是要去哪里啊?” 列车员的声音打破了车厢内的宁静,她是一位中年妇女,脸上带着岁月的痕迹,眼神中透露出关切。
“我要去营口。” 我回答,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我知道,这趟旅程可能会让我面临危险,但我的好奇心驱使着我前进。
列车员的眉头微微皱起,她的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片刻,然后轻声说:“这几天预报说那边还有地震,你一个人去那儿,家里人不担心吗?”
我笑了笑,试图掩饰自己的紧张,“家里人当然担心,但我想去亲眼看看那里的情况。”
列车员摇了摇头,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年轻人总是这样,好奇心重。但你得小心,那边现在很不安全。”
我点了点头,心中对列车员的关心感到一丝温暖。火车继续前行,车厢内再次恢复了宁静。我闭上眼睛,想象着营口现在的样子,想象着那些被地震摧毁的家园,想象着那些勇敢的救援人员和坚强的受灾人民。
火车终于到达了营口站,我提着行李,跟随人流缓缓走出车厢。站台上,人们匆匆忙忙,脸上带着急切和焦虑。我深吸了一口气,心中默念着:“营口,我来了。”
傍晚时分,下了火车走出站台我就有些傻眼了,整个车站广场和马路上都是人。车站广场上也拉上了电影银幕,准备天黑就放电影,就是为了让人们不要留在楼房里。我好不容易挤上一辆公交车,可上车时头上戴的军帽也不知道被后面的什么人给抢走了。那时社会流行戴军帽,可也流行抢军帽,我是不该戴军帽来营口。
车辆行驶到营口市传染病医院门口车站,我下车来到医院门口传达室时天色已晚,传达室窗口旁边的的黑板上,写着地震预报,预报三天内可能有比较大的地震。呵呵,还是真的啊!?我在窗口说明我是来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