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4/5页)
众人欢喜回宫,而当太皇太后方踏进慈宁宫宫门,奏事太监匆匆忙忙前来禀报:
辅政大臣索尼索大人——归天了!
第37章 第三十七章
索尼之死,震动朝野。他一生历太祖、太宗、世祖,于今已是效忠第四世大清皇帝,他对皇家忠心耿耿、正直无私,操劳国事全心全意,在朝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威望。
对于首辅索尼的骤然离世,太皇太后找人详细察告了事发经过,从茶水饮食到病情照顾,事无巨细地一一查问,并没有发现异常,只当是年老体迈,一病不起,终是永远沉睡而去。
索尼一去,人们瞻前顾后,惴惴不安地遥想朝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太皇太后不露声色,静观其变。
朝廷恩礼有加,将索尼的的葬礼办得十分隆重,又赐了他文臣中最高的谥号——文忠。除了以一等公爵的规模葬祭抚恤外,还加赐鞍马两匹、银二千两,并给以王爷规格的礼遇:赐春秋二祭之外,又赐加祭四次。在此之前从没有先例。
索尼死前留了一份遗疏,由索尼长子、赫舍里皇后之父噶布喇呈上,玄烨亲自在王公贵族、文武百官间批转,再次嘉奖了索尼的忠诚。
索尼的遗疏是继上次上疏后,又一次坚决奏请玄烨亲政。前一次玄烨留中不发,此次亲自批转遗疏,是何用意,大臣们已是心知肚明。索尼虽然已去,在朝中的地位依旧没有人可以撼动,反而恩礼有加,几个趋炎附势,抑或懂得审时度势之人,纷纷上奏附议。
原本靠拢鳌拜的遏必隆向来软弱怕事,瞧苏克萨哈响应了索尼的遗疏,便照民心所向赶紧跟着附议。而紧跟着,驻守在外、势大权重的三藩王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以及他们在朝中的儿子们也纷纷奏请皇帝亲政。
一时间,朝中三院六部的满汉大臣、王公贵族、八旗都统副都统联名上奏,亲政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就连权臣鳌拜都不得不呈上奏章!在太皇太后的谕允之下,玄烨终于决定亲政,而吉期及相关事宜交由礼部操办。
*
康熙六年七月初七,紫禁城内外人头攒动,受万民瞩目的亲政大典正在隆重举行。仪仗绚丽威武,城门威严肃穆,王公大臣、外国使节、宫中侍卫、太监校尉,成千上万,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当礼乐之声停止,众人慢条斯理、井然有序地按照官位大小、爵位等级一排排肃立于太和殿三重汉白玉阶下的丹墀内,仰望高高在上的太和殿丹陛。
“咚——咚——咚——”午门钟鼓齐鸣,悠长而沉重的余音环绕古老的宫殿,震动每一个人的心灵,与此同时,乾清宫门伴随着“轰隆”之声被重重打开,一顶尊贵华美的圆顶明黄缎绣的礼舆由十六人高抬,庄严而徐缓地走了出来,礼舆后面由内大臣率御前侍卫、乾清宫侍卫相继跟从,而那上面的金龙宝座上正坐着大清朝的康熙皇帝!
玄烨一身朝服,头戴三重红宝石顶冠,脚着青缎皂靴,脖子里挂着一条东珠朝珠,俨然是一位尊贵无比、威严至上的真龙天子!
此刻的玄烨异常兴奋和激动,他热潮汹涌地看着乾清门那两扇钉了八十一颗金钉的大门为他敞开,几乎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冲过保和殿、中和殿,直接步入太和殿,去一展他年幼时候立下的志向:效法父皇,使天下乂安,生民乐业,共享太平之福!
不过,他要做一个勤政爱民、受万民敬仰的好皇帝,除了去实现他自己的志向,更要以身作则,举止有度,万不能在文武百官、天下百姓之前丢失一位天子该有的威仪!
礼舆停在保和殿前,乐声再起,他稳妥地控制自己的步履,平复汹涌澎湃的心绪,一步步穿过保和殿,到了中和殿稍带休息,又举步向前,他踏着圆浑悠远的编钟音韵,一步一步、堂堂正正地升上太和殿九陛宝座,在金须弥座的龙椅上稳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