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2/4页)
大山。他自己就是孤儿,靠乡亲们的照顾才长大。李大山觉得,自己现在有了些能力,在想到回报乡亲的同时,也应该多帮帮社会上的孤儿等这样的困难人群,让他们也感受到社会的阳光,健康积极的生活下去。
中午,草原市又举办了签约成功庆祝宴会,何书记、古市长以及部分市级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宴会,李大山再次发挥他的超能力,硬是把整整一桌子领导都给喝得左摇右晃的。由于下午还要上班,大家也就适可而止,吃了主食就散了。
午,李大山怕夜长梦多,立即就把三千万打到了市政府指定的账号上面,拿了交割单,李大山才放了心,现在他已经合法拥有原跃进农场了,虽然在没有交清余款前,只有二个月的所有权。
联系了一家当地最大的打井队要他们第二天到农场去打井后,李大山又喊了个搬家公司把自己的家当一齐拉上,同时还采购了很多过冬和生活的必需品,带着自己的一帮人马,一辆小轿车,一辆装鱼车,浩浩荡荡的向自己的新家进发。
李大山一直在考虑给自己的农场取个名字。“跃进农场”这个名字当然是不能用了,太老土了,而且和自己没有任何联系。李大山其实最想取的名字就是水晶农场,但是这个名字在荒凉的戈壁滩上显得很怪异,而且容易暴腾自己拥有宝贝的秘密,想来想去,李大山想到了一个好名字——“八鲤农场”,既代表自己靠养殖黄河鲤起步,又因“鲤”字在中国代表吉利、喜庆,能够给李大山的农场带个好兆头。
把自己的主意与大家一说,李春花、李贺、黄教授等人都表示非常满意。黄教授还给他出了个点子:何书记是个书法家,现在何书记对李大山的农场比较重视。李大山不如趁热打铁,请何书记来题写场名,以后来农场办事或是参观的人见了领导题写的场名,一定会对李大山的农场高看一眼,信任也会多上几分。
对于黄教授的点拨,李大山茅塞顿开:这就是当今社会提倡的借势而上,顺势而为啊!现在他有这么好的机会,如果不加利用,那就太可惜了。乐呵呵的答应最近几天就进城请何书记题词,心里却在琢磨送什么东西给何书记润笔。
黄教授果然是人老成精,也想到了李大山的心思,开口提醒道:“大山,何书记家境富裕,身处高位,钱财那是不入他眼的。你还得送些诗词字画、花鸟鱼虫一类的东西给他才好。”
听到这话,李大山也思索起来,突然想到一物可能有戏:“黄爷爷,你看把小黑送给何书记怎么样?”
“哦!小黑那小家伙我是知道的,比我的大黑还机灵。而且现在并不算大,应该能够养家。这东西虽然不算什么稀有物种,但是贵在一个毛色全黑,没有一点杂毛,二是深具灵性,活泼乖巧。何书记就是不感兴趣,他家小子才十六岁,我想一定会喜欢上小黑的。就送它吧。”黄教授也觉得这东西招人喜爱,能表达出李大山对何书记的敬意和感谢。
二黑已经留在东风村陪李全学老人了,三黑李大山也准备马上送给李贺看家。这样,八只小家伙就只有剩下四只小灰狼狗了。
………【第034章 视察新家】………
一个多小时以后,李大山就到了跃进农场。和门卫老大爷打了招呼,李大山等人纷纷下车,开始招呼各色车辆开到不同的地方卸货,那些滩羊和饲草则可以直接开车送到羊圈那边,生活物资也可以把车开到生活区里面,方便得很。
李大山等几人则下车步行,仔细视察自己的新领地。
按照原来农场的布局,生产区域占地七百亩,其中有仓库四座,大仓库两座,分别可以存粮四百吨,小仓库两座,分别可存粮一百五十吨。以前农场五六百人,耕种了大约五千亩地,每年产粮八百吨至一千吨,刚好够用。另外有羊圈五个,都是砖石砌成,比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