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2/4页)

家骆驼充数,但是这野骆驼和家骆驼的差别不小,李大山也没有办法隐瞒,只得老老实实告诉他们,这些野骆驼都是自己跑到农场里来的,见它们不愿意走,农场也就修了养殖场给它们。为了管理方便,农场还购买了十来只家骆驼好办证。也许是参观组已经见过了野马鹿,看到野骆驼已经没有最初那么惊讶了。大家都是理解的点点头,随即把关注的目光都给了野骆驼。

如果说野马鹿少见,那么野骆驼就是罕见了。就连这些常年搞牧业研究的人也没有几个见到过野骆驼,大家都是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野骆驼看。可能野骆驼智慧高些,见到李大山在,都显得很安静,没有大叫,也没有逃跑。甚至头驼还上来和李大山亲热,舔他的手以示好感。结果几个老师见了,都想上前近距离感受一下野骆驼的风采。结果这些野骆驼都发出不安的叫声,并且慢慢地向后退去。李大山连忙示意不要过去,罗校长也帮着劝阻。过了一会儿,由于陌生人离得远了,这些野骆驼都安静了下来。

于二十只母骆驼已经怀崽,李大山怕惊吓到它们,只是让参观组一行略略看了看就带他们离开了野骆驼养殖场。路上,罗校长还叮嘱李大山一定要保护好这些珍稀动物,尽可能让它们种群扩大,保持现有的野性。李大山本来就没有想过要靠野骆驼赚钱,只是给农场增加一点特色而已,所以罗校长的意见他都听进去了。

野骆驼养殖场紧靠着八鲤湖,李大山领着他们就往八鲤湖走。结果细心的老师发现了山坡上为蜜蜂设置的隔离网,纷纷停下脚步查看。李大山随即给他们解释这些隔离网的来由。参观组听了,都认为李大山的办法好,既保护了蜜蜂的巢穴,又可以维持蜜蜂的野生形态,出产的蜂蜜也是标准的野生蜂蜜,营养价值好,价格也比普通蜂蜜高出不少。这些老师还建议李大山把整个山坡或是半个山坡隔离起来,全部供蜜蜂建筑巢穴。另外准备大量的隔离板和塑料泡沫,冬天的时候罩在蜂巢周围,避免巢内温度太低,蜜蜂大面积死亡。

李大山觉得,山坡全部隔离起来肯定不现实,因为现在猎隼和狼狗经常都要到山坡的灌木丛里面猎食。而且全部隔离起来的话,一旦草原老鼠泛滥,就将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所以李大山认为隔离一半或是三分之一倒是可以的,那样的话蜜蜂的种群数量将会扩大很多倍,农场可以收获的蜂蜜数量将大大增加。不过他们说的蜜蜂冬天保温越冬措施非常重要,不能马虎。告诉随行的唐柯记下这些内容以后,李大山又带着他们上了八鲤湖的山坡。

截至九月份,八鲤湖里面的第一批鱼苗已经长大到二斤半到三斤左右,今年春天出生的第二批鱼苗长大到四五两的样子。为了出产高品质的鱼肉,李大山一直坚持少喂粮食,多让这些鱼儿吃水里面的天然饵料,就是饿一饿它们也行。不然如果多喂粮食,这些鱼儿应该都长到四斤左右了。同样为了展示效果,李大山今天还没有喂鱼。等到大家都上了山坡,负责喂鱼的水产大队队长范鸣山开始招呼手下喂鱼。

如同往常的情况一样,听到声响,水下的鱼儿都浮到水面上来吃食,黑压压的越聚越多。随着鱼儿的增多,参观组一行一个个嘴巴越张越大。等到喂食的附近上百平方米的水面上上下下全都是鱼的时候,这些人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了。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高密度的鱼,而且还是散养,没有喂合成饲料,也没有安装增氧机。这种模式大家不要说看过,就是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罗校长激动的拍拍李大山的肩膀说道:“行!确实有两下子!我看光是这湖里面的鱼就能卖不少钱,你的农场算是真正有了发展基础!”

李大山谦虚的答道:“哪里哪里。我们这才算刚起步,一切都还得看将来。所以你们这些专家可得多给我们提意见!”

罗校长连连摆手:“你这里哪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