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战犯”,划归“与人民为敌”的那一类,自然不会有什么正面评价了。阎锡山是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现属定襄县)人。坐落在滹沱河边、文山脚下的阎锡山故居,至今仍是当地规模最大也最显赫气派的私宅,成为旅游景点之后,游客络绎不绝。阎锡山故居始建于1913年前后,至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先后建成都督府、得一楼、上将军府、二老太爷府、穿心院、东花园、西花园以及子明慈幼院等大小30多座院落,近千间房屋,总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据说,阎锡11得一楼,据说阎锡山每得一职位,即造一楼 2006年7月21日摄阎锡山故居的水塔 2006年7月21日摄方

被毁坏的雕饰随处可见 2006年7月21日摄阎锡山故居大门外 2006年7月21日摄山每得一个头衔,即造一座房子。辛亥革命成功,阎锡山被推举为山西都督,便将祖传的二堡马棚院加以改造扩建成一座精巧的宅院,砖门额上刻“都督府”,作为“府第”。都督府院落共两进,前后院过道及东厅顶部,都是罗马教堂式尖顶前脸,四壁雕刻人物、花卉、动物、绶带、钟表等图案,既有当地传统风格,又有西洋情调,中西合璧,独特异常。1934年11月9日,阎锡山在都督府宴请蒋介石、宋美龄夫妇。中原大战,蒋对阎嫌隙加深,耿耿于怀;“九一八”事变后,国难当头,蒋只能不计前嫌,主动对阎示好,先让阎锡山当上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又提出亲赴阎府拜访。阎不明蒋的真实用意,百般推脱不成。时阎锡山刚大兴土木建成东、西花园,担心蒋氏夫妇走正门看到,说自己奢靡,改由花牙嘴老路进都督府,并以定襄、五台一带地方特色宴席“五盔四盘”招待。阎锡山故居总的建筑布局和风格,还是属于清末民初的晋北民居,只是在建筑细部装饰更讲究些。数以千计的石雕、砖雕和木雕,无论是庭堂上的龙翔凤舞、祥云集瑞,还是宅院中的五蝠(福)捧寿、松竹梅兰,以及民间流传的富贵连枝、年年有鱼、福寿双全等,雕刻造型优美,工艺精湛,颇具观赏价值。可惜在“*”时被砸坏,凸出部分大都已破损。1934年12月17日,阎锡山父亲阎书堂去世,蒋介石、林森、汪精卫、于右任等致送挽联,山西省政府主席徐永昌代表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代表蒋介石亲赴河边村致祭,山西省的军政要员大都参加,殡仪极尽哀荣。阎锡山花3万银元在河边村的侯家庄为父亲修建陵园,占地3亩多,背靠文山,俯瞰滹沱河,四周栽满苍松翠柏,由石牌楼、土神碑楼、墓垄、供桌、墓室等五部分组成,聘请省内外的石匠能手用石头和汉白玉精雕细刻而成,壮观13阎锡山曾在这里宴请蒋介石、宋美龄夫妇 2006年7月21日摄阎锡山故居中的都督府,带有西洋风格 2006年7月21日摄而坚固。在“*”期间,整个陵园被夷为平地。唯一有幸的是阎锡山亲撰并用青石板雕刻、镶嵌在东西花园墙壁上的阎氏家训,至今保存完好。阎锡山通过家训要求族人“以恕道处人”、“以忠道自处”、“以公道处世”,内容包括修身、持家、交友、治学等诸多方面。“*”期间,到处张贴、书写毛泽东语录,阎府家训宣传“孔孟之方 道”,显然不合时宜,当地老百姓便在这些石刻的表面涂抹一层泥巴,上面题写毛泽东语录,结果谁也不敢乱动了,无意间起到了保护作用。直到1988年阎锡山故居被辟为晋北河边民俗博物馆,才将外层的泥巴清理掉。新中国成立,阎锡山故居曾充作荣军院,1986年被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并以“阎锡山故居”命名对外开放。国共势不两立的时候,阎锡山在内地被完全妖魔化,其故居的那些际遇,当在料想之中。刻在墙上的阎氏家训保存完整 2006年7月21日摄我问陪同的导游小姐,当地人怎么看阎锡山。导游说,河边村的老人都说,阎锡山为人可好了,救济穷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