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写 (第2/4页)

好书推荐: 超人事务所

,有了更深的了解。读书的人是为知者,不读书的人是为无知者。

看图书杂志能让我避免太过自以为是,看透了便知道天到底有多高,地到底有多厚,给身心带来愉悦感,神经得到放松,思维得到解放。有人物,有故事,有美文,有鸡汤,有研究推敲,有剖析洞察,有事实论证,有历史揭秘,感觉就好像是在和时间对话。我自当是要做一个会读书,有文化,有深度,有内涵,有远见卓识的人。

在这浩渺的无尽空宇中,人生的快乐让人的心灵保持年轻。我是一个有情怀的人,向往远方,喜欢山川和大海。

自幼深受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酷爱研究历史,喜欢纵观古今横览天地,领略时空感悟世间轮回。我心中既有孩童儿少的情怀也有青春飞扬激情追梦的情怀,喜欢湛蓝无云,阳光明媚的天空。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第一次学到这句诗是在小学三年级的课本上,一个很想身临其境的画面漂浮在脑海里:明朗狡黠的月光透过背后的松枝照在地上,而我就背靠松树双手抱膝而坐,望着远处山顶晴朗的夜空,旁边清清的山间小泉顺着表面光滑而又崎雅的岩石流下,幽美的夜景让人进入快乐、放松、舒缓的状态,心神驰怡。

王维是一个有意境的山水田园诗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让人不禁想身处其境的意境。

何为意境?所谓意境就是非常有深度,多层面,有意味,让人忘却烦恼,让人流连忘返,对它说不完,对它言不尽。就像陶渊明先生描述的世外桃源,和平恬静,自得其乐,没有外界嘈杂的纷扰,没有浮躁凌乱、暗心较劲的人际环境让人苦愁压抑。

读书是一种意境,读好书是一种美好的意境。在一间教室里齐读贤文达章、悦言美篇的快乐时光已然逝去,深深的脑海里藏着教室四壁的回音。大学没有语文课,总感觉生活一下子少了些什么。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十二年带过我语文的老师一共有九位。我十分庆幸,十二年学习生涯中,我的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是有素养的好老师,每一堂语文课他们都寓教于乐、深入浅出、诲人不倦、谆谆告诫。我爱语文老师,因为语文老师对我们的三观的影响是所有科目里最大的。我发现,在我的所有授课老师里面,语文老师讲课的声音总是最洪亮的,语气也是最让人舒服的,上语文课走神、做白日梦、开小差的同学最少。因为老师讲得绘声绘色,内容也最贴近生活,理解起来很容易,不像数学课那么烧脑费神(诚然,上数学课也有上数学课的乐趣,一道很难的数学题独自把它做出来,是对自我的挑战,内心很有成就感,在数学课上我就拥有了话语权,也就有了傲娇的理由和资本)。

现在长大了,虽然每天保持着阅读的习惯,但是读经典美着、名家好文的时候是多么的希望还能像小学初中的语文老师那样给你细细解读,结构内容、层次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方面一段一句地精讲品析。十分怀念听语文老师讲课那样一种艺术般享受的感觉,时去人虽在,但那种感觉再也找不到了。

这,不是对语文老师的依赖。

其实,读书的感觉和看电影的感觉是一样的。现在网络发达了,用手机就可以在线看电影,流量也不贵,4G网速也够快,超清也不会卡顿。可是,一个人躺在床上亦或是沙发上看电影的感觉终究比不上电影院的感觉,在电影院,可以跟大家一起笑一起哭,一起开心一起难过,一起悲伤一起快乐,有十足的人群共鸣感,再孤独的人也能找到跟别人聊天的话题。这也正是电影院生意常年火爆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个人读书,固然可以独自徜徉在知识或其文其境里,倘若如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互通心声思意,岂不美哉快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读书和看电影都是快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