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4页)
吗?麦芒永远不会抛弃她,可是二姐不愿意再靠近野地,她离开了野地,走进了城市,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人。
以前,我总以为,人们都是在成长中识别自己的重要性,其实不是这样,对大多数人而言,重要性只在别人身上,他们看到了别人,却看不到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对无足轻重的恐惧还是迷恋?我不知道。要是我知道了,我就会像二姐一样离开了这片土地。离开一片土地并不困难,不离开它,一辈子不离开它,才是真正的困难。我为什么要离开它呢,我在金色的阳光下,把五月的麦田搬进村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小夭(2)
我们的主要粮食是稻米。成谷和成米这名字就是这么取的。还有一个成豆。豆子种在田边地角,谦逊地矮着身子。爸后悔给成豆取了这样一个名字。这让成豆成了一个边缘人。
在这山上,稻谷成熟在农历八月,学生们都收假之后。稻谷的香气与麦香不同,麦香是属于金属的香味,稻香却是水质的,既柔软,又坚实。稻香里还有牛汗的气息。牛是让稻谷成熟的主要劳力,犁田、耙田,最累人的活,都是牛完成的。因此,稻香首先被牛闻到。成谷家习惯养白牛。据说这是婆妈留下的传统。现在养在棚里的那头白牛,菊花齿,它闻到稻谷香,兴奋得昂首阔步,喷着响鼻。人到它身边,它喷出的热气流香得人微醉,于是人惊呼一声:稻子成熟了!稻香是被牛反刍之后再让人闻到的,因此人感到更加踏实,更加感谢来来去去的日子。走到田边,稻穗羞涩地垂着头。它因为自己的成熟而羞涩,就跟姑娘一样。风起了,一根根肉色的肋骨,在稻尖上长出来。风在告诉人:吃了稻米,就能长精神。这乡野间的一切,哪样东西不是有灵性的啊!
收割是农人的节日。油菜、麦子、大豆、高粱、稻谷……只要是庄稼,收割起来我就特别快活。我用我的汗水向土地感恩。人与一棵树有什么区别呢,流下汗水,就像树落下叶子,是对自己的更新,也是对土地的报答。比如我现在站在四月的田野上,看着绿油油的油菜,就盼望着收割的那一天。油菜也在等着那一天。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到那时候,我弓着腰,或者蹲下身子,这种朴实的姿势,带着原始的气息;我看见一颗颗泥土,湿润润的,像涂满墨水的纸张,上面写着祖先的名字,也写着未来人的名字。要是有一只鸟或者一只蚱蜢跳到我的肩上来,我就觉得那是我的肩章,是跟我一样生活在这泥土上的生物对我的表扬。
我到二姐家去的时候,二姐给我看她得的奖状。她得了许许多多的奖状。二姐对我说:“你们当农民的,从没有人奖励你们,电视上偶尔有几个农民戴了大红花,可不知道是哪个部门奖励了他们,更不知道在中国庞大的农民群体中有几人获得。”说罢二姐就怜悯地看我一眼,同时把她的奖状翻来倒去。她不知道,我所得到的奖状比她的大,我的名字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泥土中。每一个勤劳的农民,都会得到这种奖励。季节的奖励。
不会珍惜的农民是可怜的。比如在望古楼,广汉就是出了名的懒汉。听说他以前结过婚,可他的懒惰把女人吓跑了。结婚的当天,女人上山锄地,让广汉在家做饭,女人回来的时候,锅里没有饭,喊广汉,广汉正在睡觉,女人把他揪起来,广汉忙去大火塘里掏,掏出一个麦面粑,女人识不得那个比蒲团还大的东西是什么玩意儿,只见广汉用湿帕子包着,抱起来,走到街檐上。他要拍掉麦面粑上的火灰,因此扔了下去,把一匹石板都砸断了。当女人认出那个麦面粑,问广汉为啥烧这么大一个?广汉说,这可以吃十天,免得煮饭麻烦。女人当时就哭了。他们果然吃了十天,每顿饭,两口子的脖子就像吞不下食物的鸭脖子,一伸一缩的。第十一天,女人从田里抓回一条鱼,据说足有三斤重,广汉正在煮猪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