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 (第4/5页)
在往河边走的时候,比虎大概弄清楚了王川的意图,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们一天之间如何能够跑一个来回?”
王川知道,简单计算对后世人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但要这些史前的人从数学角度去认识未知的东西,还是太难了。他们知道帆船快,却很难想象的帆船多久能到一个地方。除非他们有这方面的经验了。跟比虎这个习惯了八进制的人解释起来也比较麻烦,便道:“跟上就行了。”
王川带着比虎上了一只帆船,壮牛和牛帆一只。四人两船便在晨光微熙里向着上游驶去。
新造的帆船果然比原来那只好用了很多,更轻的船身,让它就算拉着一只独木舟,速度也不比原来那只慢。而且它不怕进水的问题,行驶起来也畅快很多。
壮牛和牛帆这些天早晚都有练习操帆,单独操作已然没有问题。王川便让他们轮流操作。换人不减速。只是那船载两人的时候,一人要随时准备着将船舱里的水弄出去,要不就会慢下来,这让人很是苦恼。
王川在上船后便开始教比虎操帆。比虎身手不错,悟性极高。刚开始独立操作的时候,还要王川在旁边指点风向,不过没过多久,就把壮牛牛帆直接甩到后面去了。这让后面两人大觉脸上无光,一路追赶。
两只帆船竞赛一般,从晨光里驶到了绿如蓝的水面,又冲破了长长的树影,惊起无数的鱼鹰水鸟,驶到了艳阳之下。一路往上,只见河水交汇,山随水转,水面渐渐变窄。七八个小时之后,船使进不到二十米宽的河水里,两边出现了满是乱石的河滩,一边出现了满是岩洞的河岸,鱼腥部已然到了。
河滩上还竖着鱼腥部用来祭祀鳄鱼的树杈,但他们居住的河岸,却已然被野草侵占了不少。鳄鱼在河的另一边出没,却极少靠近岩洞这边的河滩。因为河滩上长着一丛丛开满紫色小花的灌木。那是鱼腥部赖以躲避鳄鱼的法宝,醉鱼草,也是王川一行的目的。
四人将独木舟拖上岸来,连割带砍弄了满满一船的醉鱼草。几人尤嫌不够,又砍了很多,绑在两只帆船上。便匆匆回航了。
回航虽然顺水,但逆风,要一路之字型行驶。而且两船重量加重不少,王川的新船更是拖着满满的一只独木舟,走得更是艰难。两船走到天黑,才走到三分之一的路程。
还好王川早有准备,拿出了竹子做成的火把来,两船一船一只,点起火把在夜里赶起路来。将竹子晒干后,再让水浸泡几天,再晒干的竹子做的火把,比较耐燃,不容易熄灭,同时烧出来的火光很是明亮。在河面上照着行船,也可看到前面的露出水面的沙石浅滩,基本没有什么问题。
两只船插着火把走半夜,终于连火把也快烧完了,也不知道具体走到哪里。王川便决定把帆放下来,把两只船绑在一起,准备顺着河水飘到天亮。
船上运了大量的醉鱼草,一路过来,不时有草掉入河里,都可以见到鱼翻肚皮,鳄鱼躲闪,倒是不怕鳄鱼晚上会攻击帆船。不过除了鳄鱼,水里还有其他凶险,几人便轮流看着,点着小小的火把照明。
天亮之后,河部落的人都无心早饭,早早拿着各种工具下河等着。王川说过今天有鱼可捡,便是有鱼可捡。而且绝不会少。王川从不让他们失望。
太阳升上半天的时候,阿母都到河边来了。别人等着收获,她却是在担心。
众人又翘首盼了许久,终于见到了船影从远处河面上出现了。几个划着独木舟的人飞快地迎了上去。等他们到了河面二三公里外,便统一停了下来,被王川指挥着弄起了什么。
没过多久,平静的河面便由上而下涌动起来。先是无数的小鱼翻起了肚皮,无数的大鱼跃出水面,接着泥水翻滚,鳄鱼纷纷从水里钻出,往河岸上跑。没过多久,绿色的河水便变成了一片鱼肚皮连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