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部分 (第3/4页)

你来给大家说一下你的理由是什么。”

高建彬听到王胜光要他发言,也知道王副总理是有意识的给他创造机会,最近他在东部新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做这件事情,所有的理论都是他自己构思出来的,当然不会在工作问题上怯场,说道:“我的理念也并不是很新奇,理论基础来源于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思路,要做的就是把每个行政村作为一个单独的生产单位,要发挥的是群体作战的效能,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这句话就概括了其中的操作思想。”

第三百九十三章 农业工作的研讨

说到这里的时候,高建彬小心翼翼的看了看老人们的神色,感觉在他们面前说这些话,有班门弄斧的意思!赢话费这个细微的动作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还是被李老爷子看到了,他笑着说道:“我们只是在这里闲聊,你也不是在向上级做政府工作汇报,就大胆的把你的思路和想法说出来,说得对和错都没有什么关系我们这些老家伙们都是等着进八宝山的人了,不会干预党和政府的正常事务或者是决策,我们也无法给你什么特殊的照顾,你一切只能依靠你自己的能力我们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全国农村的综合展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在我们那一代没有实现这个意图,只能是交给你们来继续把工作做完目前你主要做的就是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并且也取得了相当出色的成绩,所以才有这个话题引申出来”

高建彬说道:“我的农业深度开模式,是在原来农业产业化改革模式的基础上展来的,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资源分布非常的不均衡,人均占有与土地的基数也是等等不一,困难主要体现在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无法实施,土地的土质酸碱性、地形、水利灌溉、气候等不利条件,也让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单户的耕种方式已经是不能满足农村生存展的需求了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度,农民到城市打工或者直接到城市居住的人越来越多,买了房子就可以直接把户口迁移过去,成为城镇户口这样导致大量的农村年轻劳动力涌入了城市,土地流转工作也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解决目前的困境”

王胜光说道:“这是个越来越突出的矛盾,时代的农村年轻人都渴望着到城市里工作、生活、居住,现在我国城镇居民的基数要大于农村人口基数就是明显的例子这样一来随着劳动力的大量入城,农村里留来的都是那些年龄比较大或者失去劳动能力的,生产和生活就会逐渐陷入困境,对于农村经济的展是个相当致命的影响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那就是因为,我国农村现行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过于保守,小农经营模式相对严重,特别是一些不达的地区,土地种植的大都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种植远远没有引起老百姓的重视,而且的品种和生产技术没有得到推广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概念没有得到各级政府的贯彻和执行正是由于老百姓只看重眼前利益,得不到有效地引导,所以产品的质量也要打了很大的折扣,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也让我们的农业产品在销售上失去竞争力”

高建彬说道:“我们国家前后几届政府都连续的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在政策、资金、技术上都有了相当大的改善,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最主要的就是没有解决最根本的东西从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老百姓的思想意识形态都保持着原有的格局,机械化和自动化远远没有成为生产的主力,本来就不富裕的土地按照人口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格子块,难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开而且土地种植的东西都是注重眼前的利益,有人种棉花就一窝蜂的都去种植棉花,有人种植果树就都去种果树,有人养鸡都去办养鸡场,后果就是产品短时间就达到了饱和,再加上技术上的因素,只有少数人得到了机会,大部分人还是赔钱的”

李老爷子说道:“这也是我国农村经济的现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