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 (第3/5页)

 、文学家 皮日休 ,北宋著名书画家 米芾 (米襄阳),“允冠百王”

的光武帝 刘秀 ,东方圣人 释道安 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 三国演义 》120回故事中有32回发生在襄阳。

1986年襄阳市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 历史文化名城 。市域内现已查明各时期的文化遗址200多处,有些文物古迹堪称世界之最。

1990年至1992年在下辖枣阳市雕龙碑发掘一处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距今约6000年,内涵丰富,独具特色,属一种新的文化类型。秦汉以前,襄阳为邓、卢、鄀、罗、鄢、谷、厉、随、唐等诸侯国之城,随后为楚境,秦汉以后又是 三国文化 的中心区域和历朝历代的重镇。古襄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3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小战役难以数计,著名的战例就有:白起水灌鄢城之战、关羽 水淹七军 之战、朱序抗拒苻丕之战、岳飞收复 襄阳之战 、宋元襄阳之战、李自成进占襄阳之战、以及解放战争中的 襄樊战役 等。

襄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读史方舆纪要 》称:“襄阳上流门户,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襄阳自古就是兵家、商家必争之地,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全面实施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今天的襄阳,更是生机勃勃,商机无限,各种优势日益凸显,已成为中外客商投资的热土。

历史沿革

周朝 时分封同姓及有盟部族建国,境内主要有邓、谷、罗、随、唐、厉、 卢戎 等国。春秋战国时期,楚灭上述诸国设置县、邑,见史载者有随县、邓县和鄀、酂、卢等邑,又于今襄阳城置北津戍。

秦 时为邓、筑阳、山都、酂、随、鄀、鄢、邔等县地。

襄阳县始建于 西汉 初年,以县治位于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辖汉水以南、中庐县以东、以北的地区。

武帝时属 荆州 刺史部 南郡 。

王莽 时曾一度改称“ 相阳 ”, 东汉 光武帝时恢复原名,仍属荆州南郡。 献帝 初平年间,荆州刺史 刘 表移州治于襄阳城内。建安十三年(208年), 曹操 控制了南郡北部,置 襄阳郡,郡治在襄阳城内。

曹魏 、 西晋 时,仍属荆州襄阳郡。东晋时,因 雍州 (今陕西一带)人避难流入襄阳等地,为安置流民,孝武帝于太元十四年(389年)以襄阳为中心侨置雍州。

南北朝 时期,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划出荆州的襄阳、南阳、顺阳、新野、随等五郡为侨置雍州的实土,州治在襄阳城内。 南齐 沿仍。梁朝时萧祭以襄阳降西魏, 西魏 改称 襄州 ,置总管府。本县属襄州总管府襄阳郡。 北周 沿用。

隋 文帝时属襄州。隋炀帝时属襄阳郡。

唐 武德四年(621年),改郡为州。贞观初年置山南道,治所在襄阳城内,本县属山南道襄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属山南东道(治所仍在襄阳城内)襄州(天宝时改州为郡,乾元时复称襄州)。

五代 时,属山南道(实即 山南东道 )襄州。

北宋 时,属 京西南路 襄州。宣和元年(1119年)属京西南路襄阳府。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省邓城,入襄阳”,本县辖境遂扩展到汉水以北,仍属襄阳府。

元 二十九年(1292年),属江北河南行中书省襄阳路。》

走了两个月,柳三剑心中早烦透了,似乎公主是有意这样转来转去的。柳三剑说:公主,我们不如连夜起路,早些到达襄阳。

雪芹公主怒说:你以为我同你一样。

“那草民给公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