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 (第4/5页)
听那边的医生说,高只是小臂骨折,修养好了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孙翔松了口气,点头道:“高志航的技术绝对过硬,只是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人算不如天算啊!”心中却是一阵嘀咕,原来历史上,是在起飞迎敌的时候摔了飞机,没想到自己来了这里,该来的还是会来,好歹保住了性命,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吧。
陈纳德拿着一叠统计数据走了,他还要完成这次空袭的报告,老蒋亲自过问了这件事情。
随后各地的报纸,电台也报道了很多关于这次空袭的具体细节,特别是一些驻华的军事观察员,英国观察员查尔斯说:“这次的空袭是一次经典的偷袭战,日军飞机的速度让中国飞行队来不及反应,只有少数飞机在天空迎战,速度就是这次战斗日本取得胜利的原因。”
第206章 歼十出现的契机
龚辰现在显得有些意气风发,飞过霍克-3飞机,再来飞P-35飞机,性能提高一大截,性能上,也能和日本飞机拼个平手,飞机性能差不多,那么拼的就是飞行技巧和战术素养了,恰好这两项又是他的强项,这段时间在南昌青云浦教导飞行员和学员,很多有眼光的队长,学院都看到了战术编队的强大,很多时候,一些没有巡逻任务的飞行员,小队长经常会出现在他的课堂上,很多人都知道现在青云浦出了个龚校长。
龚辰的手下有很多中国学生,最近一些苏联,美国的飞行员也在空闲时间来他手下听课,龚辰祖上是广州一个茶商世家,十多岁的时候家族就送龚辰去英国留学,在那里他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5年的时间让他练出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同时也学会了外国人分析问题的方法,所以龚辰的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前来学习。
大部分的时候中国学员都在听,提出问题的往往都是美国,苏联的飞行员,中国人善于把学习到的东西消化的干干净净,而西方人则是直接在战斗实践里实验他的战术。
在接到孙翔电话的时候,龚辰兴奋了好长时间,驾驶P-35的有一部分是第一次跟随飞行队从关岛来到中国大陆的飞行员,还有几个从苏联支援到中国的俄国飞行员,最多的是一些南昌的学员,他们最长的学习飞行2年半,最短的才1年时间。
这批聚集在南昌青云浦机场的中国学员都是各地汇聚起来的,非常有学习能力和知识层面的年轻人,可以这么说,聚在这里的飞行员就都是中国这一代人的精英分子。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曾经在国外留过学,更有很多是一些大家族的下一代,中国古老的家族都习惯把自己的家族继承人分散到各种行业里锻炼,孙翔的强势回归让大多数家族看到了一个希望,飞行队对日战斗的不断胜利更是让这些家族领导人不后悔当初的决定。
P-35带着一众羡慕的眼神腾空而起,坐在上面的飞行员都是从那些精英之中挑出来的精英,他们正带着整个机场,整个飞行学院的期望,奔赴抗日战场。
孙翔在两小时以后见到了带队的龚辰,没有过多的寒暄,介绍了一下现在南京大校机场的情况,又把四周的布防图拿出来给龚辰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讲解,哪些地方需要重点盯防,哪些地方是日本人平常用来突破的线路。然后和P-35的战斗机飞行员进行了一次简短的会议,P-35巡逻队就这么成立了,50架飞机依旧归龚辰管,做完这一切,5名飞行员迅速的开始了他们的工作,饱满的工作热情让孙翔很高兴。
38年的春节过的很郁闷,没能陪着雪莉和丽塔,甚至还承受了一场失败,这让孙翔的心情非常不爽,南京机场正在重建,天空上每隔几分钟就有一队飞机从机场周围划过,这样强度的巡逻对于中国飞行队来说还是第一次,不过在现阶段,这样的布置是绝对需要的,战斗机飞行员们宁可自己辛苦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