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 (第1/2页)
“微臣以为不应该派兵追袭?”
“哦,为什么?”
张凤翼舔了一下嘴唇,说道:“眼下看来,虽然蒙古人在大同锐气尽失,但毕竟仍有七万之众。我大同士兵惯于守城而不熟野战,一旦进入草原,胜负难料。况且即便占优,所谓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蒙古人肆虐大同一线,周围也损失惨重。无论是抚恤士兵,还是战后救济都需要银两。如今大明四处都有灾情,要用银两的地方颇多。因此,微臣以为不必再生是非。况且,微臣以为,蒙古乘我大明广宁之败来袭,其中必有内幕。蒙古人与我大明交恶,受益的乃是辽东的女真人。大明若是重创林丹汗,皇太极要入北方草原,则毫无阻挡。我大明也将万里烽烟防不甚防!蒙古人虽好利无信,但也好过女真人。臣以为就此放过最好。”
我赞许的点点头道:“英国公以为如何啊?”
张惟贤笑着道:“张大人所言句句切中要害,微臣恭喜皇上又选中一人才!”
我也很是满意,没有想到张凤翼居然在这件事情上跟我的想法一样。有这样的见识,让他任兵部尚书是可以的。不过我倒不急着现在就表态。
“嗯,说的是不错。张爱卿赶了几天的路,就到驿馆歇下吧。朕过两日再召见你!”
听到我的表扬,张凤翼激动不已,叩头谢恩,辞了出去。我将手中的折子放在一边,喝了几口茶。
冷不丁,张惟贤突然出言道:“微臣孟浪,但皇上先前问的奏折,微臣以为要极快出去才是!”
“为什么?”
“怕是只要蒙古大军一动,臣恐开国公就会先行拿主意出击了。是以,微臣以为还是加六百里快马给开国公下旨稳妥些。”
我哈哈一笑道:“爱卿说的是,朕早就将奏折出去了,这个奏折不过是朕随手拿起来的。”我又接着问道:“张爱卿,现在这里没有别人,朕问你,你觉得放林丹汗回去可是妥当?”
“皇上觉得还不妥当嘛?”
“你说呢?”
张惟贤见我这么说幡然省悟道:“难道皇上的意思是说,蒙古人退回草原后,即便我大明不去进攻,女真人也会乘此机会剿灭林丹汗!?是了,此时我大明辽东人马都在锦州,刚遭逢新败,自然不敢有什么举动。蒙古人又与我大明交恶,他们此时出战最为有利。放走的蒙古人极有可能成为女真人的俘虏,不久就会成为进攻我大明的士卒,这倒大大的不妙啊!”
“朕也是这般想法,大明是不能坐视不理北边出现这种情况啊,可笑林丹汗现在还没有弄清自己的处境,居然擅自动起兵戈!”
张惟贤道:“皇上,此事只怕……毕竟蒙古人率先毁约,我大明边境连遭兵祸,恐怕孙大人那边不肯出兵。况且我大明出力御敌,蒙古人却未必这么想。战场上不能配合已是危险之极,若再生什么事端反而不如不理。”
我叹了口气道:“嗯,你说的有道理。朕也是顾忌这个!林丹汗毕竟心虚,刚打完我们,朕就派兵帮他,只怕换了别人也不相信。朕说不作壁上观,并非说要大明出兵,辽东的军马也最多只是一个牵制的作用。你估计一下,若是皇太极要远征蒙古,会出兵多少?”
张惟贤思忖了一下道:“皇太极在广宁虽有损失但计上补充的,军马兵额应该在九万之间。为了防备我大明以及地方驻防,若是出征蒙古应该可以抽调四万人马出来。加上辽东蒙古的兵马,兵力应该会在七万左右!”
我心底松了口气:“估算很合理,朕也是这么想。皇太极肯定要防备着我大军偷袭,所以不会派出全部人马。不过就是这样,两边的兵力已经相近,女真人彪悍,又经年作战,蒙古人连我大同都攻不下,肯定不是女真人的对手啊!”
此事帮也不是,不帮更不是,着实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